高血压这毛病,一听就让人有点犯怵。不疼不痒的,却能悄悄地把人的心脏、脑子、肾脏一个个都搞出毛病来。特别是年纪一上去,血压这东西就像坐过山车似的,一会儿飙上去,一会儿又没啥事。
很多人也都清楚,一旦确诊了高血压,基本上这辈子就离不开降压药了。这药一吃就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但问题也来了,药吃是吃了,血压稳住了,可身体里有些该补的营养素,一不留神就亏空了。
![]()
其实医生们早就发现了,长期吃降压药的人,身体里有三种维生素特别容易缺。缺了之后,可不光是乏力、头晕,还可能让血压更难控制,甚至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有些人明明按时吃药,血压还是忽高忽低,说不定问题就出在这些维生素上。那到底是哪三种?不少人可能已经听说过,但真正了解的其实不多。
![]()
第一个绕不开的,是维生素B族。别看名字听着像个大家族,其实真就是一大家子,从B1一直排到B12,每一个都有点自己的“看家本事”。降压药里有很多是利尿类的,比如氢氯噻嗪,它的机制就是让身体多排点水分,这样血压就能降下来。
但是水分排得多了,B族维生素也跟着流失了。尤其是B6和B12,缺了之后,神经系统就可能出毛病,有的人会手脚发麻、神经痛,还有的会情绪变差,老觉得烦躁不安。这个时候不少人还以为是血压没控制好,其实可能是B族维生素在偷偷“掉链子”。
![]()
有研究就发现,那些长期吃利尿类降压药的人,血浆中的维生素B1浓度明显低于普通人。而维生素B1一旦缺乏,心脏的代谢功能就会被影响,结果就是心脏工作更累,反而会加重高血压的症状。
光靠药物是不够的,还得给身体该有的支持。B族维生素除了帮助神经系统稳定,还参与能量代谢,吃进去的食物怎么转化成身体能用的能量,都得靠它们出马。
![]()
接下来要说的,是维生素D。这名字很多人都耳熟,尤其是跟骨头有关系的那点事儿大家可能听腻了。但是维生素D跟高血压的关系,远不止骨骼。它其实在调节血管张力方面起着不小的作用。
有一项涉及两万多人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维生素D水平低的人,患高血压的风险明显高于维生素D正常的人群。而且补充维生素D的人,平均收缩压能降低大约3到5毫米汞柱,这个数值在临床上可是很有意义的。
![]()
维生素D还能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这系统如果活性过高,会导致血压升高。维生素D通过抑制这套系统,间接让血压保持在合理范围内。
现在有不少专家建议,特别是老年人,尤其是高血压患者,每年都应该检查一下维生素D水平。一旦低于正常值,那补充就是刚需了。可惜的是,很多人都不当回事儿,觉得自己吃得挺好,晒太阳也不缺,其实真正体检一查,才发现维生素D根本就不到位。
![]()
第三个常被忽视的,是叶酸。这名字一听就让人想到孕妇,确实,孕期补叶酸已经是家喻户晓的事儿了。但其实,高血压人群更该盯紧它。
叶酸的主要作用是参与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让血管变“脆”的物质,它水平一高,就容易让血管内皮功能变差,时间一长,血压就不受控制了,还容易引发中风。
很多国家的高血压防治指南里,已经明确建议某些人群应该联合使用叶酸来降低心脑血管的风险。
![]()
比如中国的一项大型临床研究——CSPPT研究,纳入了两万多个中国高血压患者,研究发现,服用叶酸联合降压药治疗的人,相比单用降压药的人,脑卒中的风险下降了21%。这个数据放在真实生活里,就是能救回很多人的命。
更重要的是,叶酸还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也就是说,它容易随着尿液排出体外,身体不能储存太久。对于那些已经在吃利尿类降压药的患者来说,更是容易缺。偏偏很多人又不注意补充,等到身体出现问题才追悔莫及。
![]()
那是不是所有高血压患者都得赶紧吃维生素片?这个可不能一刀切。补充这三种维生素,得讲科学、讲剂量,最好是通过食物来获得,实在不够再考虑额外补剂。
比如B族维生素,可以多吃全谷物、动物肝脏、蛋黄等食物;维生素D可以多晒太阳,吃点深海鱼;叶酸则可以通过绿叶蔬菜、豆类来补充。当然,对于那些已经存在缺乏的人,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开具维生素补充剂。
![]()
现在不少人盲目迷信“天然”,觉得只要吃得健康就不需要补维生素,这其实是不准确的。现代人的饮食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时候摄入的维生素并不能完全满足身体的需求。
特别是一些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身体对某些营养素的利用率降低,吸收也没那么高了,这时候单靠日常饮食就显得有点力不从心。
![]()
补维生素也不是多多益善。尤其是维生素D,如果摄入过量,可能会导致钙代谢紊乱,引发高钙血症,反而增加肾脏负担。
所以建议做个体检,查一下血清25羟维生素D的水平,如果低于20纳克每毫升,就可以考虑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补充。叶酸的建议摄入量一般是每天400微克,但对于特殊人群,比如曾有中风史的高血压患者,可能需要更高剂量,具体还得看医生的评估。
![]()
长期服用降压药对身体的某些微量元素确实会造成影响,但不是不可逆的。只要认识到这些问题,并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调节,身体依然能保持良好的状态。
不少老年人服药多年,依然精神矍铄,关键就在于他们知道怎么照顾自己,不只是靠药物压住数字,而是整体提升身体的调节能力。
![]()
维生素补充这事,说到底不是补得多就健康,而是补得对才有意义。长期吃降压药的人,身体对某些维生素的需求确实跟常人不同,不能拿着统一标准来套。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不一样,吸收能力、代谢情况、饮食习惯都有差异,该补的时候别犹豫,不该补的时候也别瞎搞。
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吃药是基本操作,补充关键营养素是加分项,只有两者都抓住了,身体才会更稳定更舒坦。
![]()
很多人只盯着血压数字看,其实更应该关心的是身体整个系统是不是协调运转,血管是不是在悄悄变硬,心脏是不是负担越来越重,而这一切,都可能从一个简单的维生素开始改变。
吃药的人不一定比别人差,但吃药却不照顾好自己身体的,就真的吃亏了。高血压不是谁的错,也不是什么可怕的病,只要把握好每一个该补的位置,把身体调理得顺畅,它也就是个可以和平共处的“老朋友”。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0年修订版)[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21,49(10):879-892. [2]沈洪兵,周红雨. 叶酸与同型半胱氨酸在脑卒中中的作用[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9,18(5):443-447. [3]王伟. 维生素D与高血压的关系研究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4,17(3):66-69. [4]李青,赵丽. 长期服用利尿剂对维生素B族水平的影响[J].临床营养杂志,2023,32(2):88-91. [5]高伟. 高血压患者营养管理建议[J].中国全科医学,2022,25(1):15-20. [6]CSPPT研究组. 叶酸联合治疗对脑卒中的预防作用[J].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5,372(7):633-64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