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赵倩玉
![]()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营养科医师
注册营养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
擅长:血液病患者的肠内、肠外营养支持治疗,饮食教育及营养指导,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肌少症的诊断以及运动干预,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等。
文章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营养科
已授权《临床营养网》转载
维生素D是人体不可或缺的“阳光维生素”,既能通过阳光照射合成,也可从食物中获取。它不仅促进钙吸收、维护骨骼健康,还参与免疫调节、情绪平衡等重要生理功能。 然而,现代人室内活动增多、防晒措施普及,导致维生素D缺乏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今天小编就和大家来一起探索一下维生素D的健康密码。
![]()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AI配图)
1
维生素D简介
维生素D是一种可以由人体自身合成的脂溶性维生素,主要有两种形式:(1)D2(麦角钙化醇),主要来源于植物。(2)D3(胆钙化醇),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或由皮肤合成。研究表明,两种维生素具有类似生理作用,D3的活性和生物利用度通常高于D2,是更理想的补充形式。
2
维生素D的作用
(1)骨骼和肌肉健康的守护者
维生素D促进肠道钙磷吸收,调节钙磷代谢,是预防佝偻病、骨软化症和骨质疏松的关键。此外,维生素D还能激活肌肉细胞受体,促进蛋白质合成,减少肌肉分解,提高肌肉协调性,降低跌倒风险,能有效改善肌少症[1]。
(2)免疫系统调节器
近年研究发现,维生素D受体广泛存在于免疫细胞中,适量维生素D可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并可能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多发性硬化症)防治中发挥作用[2]。
(3)潜在的心血管保护
观察性研究显示,维生素D水平与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风险呈负相关,但其因果关系仍需更多研究证实[3]。
(4)情绪与认知功能
一些研究发现维生素D缺乏可能与抑郁症状[4]和认知功能下降[5]有关,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
3
维生素D的来源
(1)晒太阳
皮肤在紫外线B(UVB)照射下可将7-脱氢胆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3。经常晒太阳是人体获得充足有效维D的最好途径,每天接受日光照射30分钟左右即可满足需求,但需注意避免晒伤。
![]()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AI配图)
(2)膳食来源
动物肝脏、富含脂肪的鱼类(三文鱼、沙丁鱼、金枪鱼等)、鱼肝油、蛋黄等动物性食物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D3,蘑菇等菌类含有少量的维生素D2。一些营养强化食品,如牛奶、橙汁、谷物等,也含有维生素D。
(3)维生素D补充剂
对于D缺乏高风险人群可以先进行筛查(检测血清中25-(OH)D浓度),如果存在缺乏问题,对于无法通过阳光和饮食获得足够维生素D的人群,补充剂是安全有效的选择。
4
维生素D缺乏的潜在人群
维生素D缺乏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2023年发表的一篇纳入308项研究(覆盖81国,790万参与者,横跨2000-2022年)的综述发现,维生素D缺乏比例高得惊人:15.7%的人严重缺乏,47.9%缺乏,76.6%不足[6]。2021年一项利用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数据,分析了440,581名参与者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的研究显示亚洲裔人群维生素D缺乏率最高(冬季/春季57.2%,夏季/秋季50.8%),非洲裔人群次之(冬季/春季38.5%,夏季/秋季30.8%),欧洲白人缺乏率最低(冬季/春季17.5%,夏季/秋季5.9%)[7]。2022年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中国6-17岁儿童及青少年的维生素D缺乏及不足的总检出率为65.98%(男60.42%,女71.99%)[8]。以下几类人群更容易缺乏维生素D:
![]()
(图片来源:微信公众平台-AI配图)
(1)室内工作者或很少户外活动者。这些人也容易缺乏阳光照射,切断了维生素D的自然来源。
(2)深色皮肤人群。黑色素减少紫外线穿透,会影响皮肤合成维D的能力。
(3)老年人。皮肤合成能力下降。
(4)肥胖者。维生素D被脂肪组织"扣押",导致血液中的浓度降低。
(5)严格防晒或穿戴遮盖全身衣物者。
(6)患有吸收不良综合征(如乳糜泻、克罗恩病)者或慢性/消耗性疾病(糖尿病、慢性肾病、甲状腺疾病等)人群。这些疾病可能影响维D的代谢或吸收。
(7)服用某些药物的人群。包括地塞米松、利福平、螺内酯等,这些药物可能影响维D的代谢或吸收。
5
维生素D的合理摄入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23版)推荐摄入量(RNI):①0-64岁:400 IU(10 μg)/天;②65岁及以上:600 IU(15 μg)/天;③孕妇和哺乳期妇女:400 IU(10 μg)/天。成人最高耐受摄入量为2000IU/天[9]。(1μg维生素D=40 IU)维生素D是一个储备性的脂溶性维生素,在摄入后不会被立即排出,而是可以在体内积累一段时间。这种储备性意味着,即使一段时间内维生素D摄入不足,身体也能从已储存的维生素D中获取所需的量。所以,即使有医生开具了短时间内稍高剂量的额外补充处方,也是是安全且有效的[10]。
维生素D是维持全身健康的多功能营养素。在防晒与维生素D合成之间找到平衡,通过适度阳光暴露、合理膳食和必要时的补充,大多数人可以维持适宜的维生素D水平。对于高危人群,建议咨询医生并进行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的水平检测,以制定个性化的维生素D补充方案。
参考文献:
1.Chang MC, Choo YJ. Effects of Whey Protein, Leucine, and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Sarcopen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Nutrients 2023;15.
2.Ismailova A, White JH. Vitamin D, infections and immunity. Rev Endocr Metab Disord 2022;23:265-277.
3.Brandi ML, Marini F, Parri S, Bandinelli S, Iantomasi T, Giusti F, et al. Association of vitamin D and bisphenol A levels with cardiovascular risk in an elderly Italian population: results from the InCHIANTI study. Geroscience 2024;46:6141-6156.
4.Gao Y, Song XN, Wen ZP, Hu JZ, Du XZ, Zhang JH, et al. The association of vitamin deficiency with depression risk in late-life depression: a review. Front Nutr 2025;12:1551375.
5.Chakkera M, Ravi N, Ramaraju R, Vats A, Nair AR, Bandhu AK, et al. The Efficacy of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Alzheimer's Disease in Preventing Cognitive Decline: A Systematic Review. Cureus 2022;14:e31710.
6.Cui A, Zhang T, Xiao P, Fan Z, Wang H, Zhuang Y. Global and regional prevalence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in population-based studies from 2000 to 2022: A pooled analysis of 7.9 million participants. Front Nutr 2023;10:1070808.
7.Sutherland JP, Zhou A, Leach MJ, Hyppönen E. Differences and determinant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 among UK biobank participants: A cross-ethnic and socioeconomic study. Clin Nutr 2021;40:3436-3447.
8.Hu Y, Jiang S, Lu J, Yang Z, Yang X, Yang L. Vitamin D Status for Chinese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in CNNHS 2016-2017. Nutrients 2022;14.
9.中国营养学会.中国营养学会发布《202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J].营养学报, 2023, 45(5):M0002.DOI:10.3969/j.issn.0512-7955.2023.05.001.
10. 廖祥鹏,张增利,张红红等.维生素D与成年人骨骼健康应用指南(2014年标准版)[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4,20(09):1011-1030.
《临床营养网》编辑部
本站动态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