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两大芯片巨头为了搭上美国的船,狠心切断与中国的合作,给中国科技产业致命一击。
然而,彼时的巨头们或许未曾想到,当时的选择,竟点燃了中国自主突围的燎原之火。
如今,中国已然突围成功,而两大巨头却陷入绝境。
大梦初醒已为时晚!
![]()
选边美国
2025年秋,台积电亚利桑那州工厂的工人们又一次走上街头罢工,远处的厂房里,价值数百亿的设备还在等待安装。
而原本承诺的2024年投产日期早已推迟到2025年上半年,月产能仅1.5万片的现实,让这笔650亿美元的投资显得格外沉重。
![]()
与此同时,三星德州工厂更显凄凉,90%建成的厂房闲置无用,设备堆积在仓库里,投产时间直接推到了2026年底。
![]()
可就在五年前,台积电还高调宣布“9月14日后不再给华为供货”,三星也跟着终止合作,彼时的它们都笃定中国芯片产业“不堪一击”。
同时为了依附美国的政策红利,他们还纷纷加码赴美布局。
![]()
台积电从最初120亿美元投资追加到650亿美元,计划建三座工厂并转移3/5纳米技术;三星投资170亿美元在得州建2/3纳米工厂。
就算是遇到了风沙风暴导致施工停摆,仍追加7.2亿美元的投资表忠心。
毕竟这两家巨头坚信,中国芯片产业没有先进制程就寸步难行,根本“不堪一击”。
![]()
而这场断供潮带来的冲击,首当其冲的就是华为。
麒麟芯片作为华为高端手机的核心竞争力,一旦断供,直接导致华为高端手机业务停摆,当时备受追捧的Mate40系列一度成为“绝唱”,后续新品发布被迫推迟。
而这还不是最糟的,在此之前的2019年,华为已因谷歌GMS服务受限,失去了海外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仅当年海外销售额就损失超100亿美元。
![]()
如今芯片断供再叠加服务受限,华为的全球化业务遭遇双重打击。
当时时任美国商务部长罗斯称:“要让中国芯片落后我们至少10年”
但当时的三星和台积电,都低估了中国市场的韧性,更误判了美国政策的本质。
![]()
中国突围
“核心技术不能受制于人”
广东一口气上马40余个半导体项目,总投资超5000亿元;国家大基金二期注资2000亿元,重点扶持中芯国际、北方华创等龙头企业。
企业层面不甘落后:中芯国际用DUV多重曝光技术实现7nm芯片量产,打破了先进制程的垄断。
![]()
2022年沪硅产业年收入暴涨46%,北方华创营收达147亿元,同比增长51.7%。
2025年上半年上海张江园区7nm试产成功,无锡华虹顺利安装首台DUV光刻机。
![]()
民间力量更是惊喜不断:江苏企业将稀土提纯纯度提升至99.999%,满足高端芯片需求;深圳“土专家”研发的新型封装技术,让芯片性能直接提升20%。
国产化的成效超出所有人预期:芯片自给率从2020年的16%飙升至2025年的30%,2024年本土企业芯片产量同比增长40%。
![]()
YoleGroup、PatentPC等权威机构预测,到2030年中国大陆晶圆产能将达全球30%,超越中国台湾成为全球代工中心(仅高端EUV制程仍受制约)。
更重要的是,中国已经形成自主可控的供应链,芯片设计公司、代工厂纷纷转向中芯国际、华虹等本土供应商,“内循环”彻底畅通,对台积电、三星的依赖度降至“可有可无”。
![]()
有意思的是,国际设备商也看出了端倪。
ASML、应用材料等企业私下在中国建立联合实验室,用“技术交流”的名义规避政治限制,持续开展业务。
他们比台积电、三星更懂:中国市场的未来,才是全球芯片产业的关键。
这边的中国正在埋头攻坚,而那边的两大巨头却在美国的“带领”下吃尽了苦头。
![]()
自食恶果
2022年8月9日,拜登签署《芯片与科学法案》,抛出390亿美元激励资金+低息贷款的诱饵。
但是受资助的企业必须提交核心技术文件、客户数据,还要分享经营利润。
更狠的是,禁止在中国大陆扩大先进产能,甚至限制传统芯片产能扩张幅度不超过10%。
![]()
更荒诞的是,2025年8月特朗普团队提议,用CHIPS资金换取企业股权(美其名曰“不含治理权”)。
英特尔已经率先交出9.9%股份换得89亿美元投资,特朗普还得意洋洋地宣称“这不丢人,这叫生意”。
![]()
台积电和三星彻底慌了,台积电内部甚至考虑退还补贴以规避股权绑定——但此时早已骑虎难下,前期巨额投资已经沉没,退出意味着血本无归。
9月,美国商务部突然撤销了台积电、三星在华工厂的VEU授权,明确规定2025年12月31日后,16/28纳米设备进口需要逐案审批,而且审批流程长达3个月。
这就意味着他们就算是进口一颗螺丝钉,都要经过美国三个月的审批。
![]()
这一规定直接击中要害,台积电南京厂的设备更新和维护彻底断了档,产能硬生生降到了原来的30%;三星西安、苏州厂也没能幸免,关键设备供应中断,生产线只能半停摆。
更何况美国的封锁还在持续升级,后续又进一步禁止台积电向中国AI设计商Sophgo供货,等于直接切断了这些企业在华的重要业务线,让原本就艰难的经营状况雪上加霜。
而赴美建厂的困境,远比政策陷阱更致命。
![]()
台积电在2020年宣布投资120亿美元建工厂,结果最后的投资硬生生被加到了650亿美元,原计划在2024年投产的目标也被推迟到了25年。
同时,制造芯片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可亚利桑那州常年干旱,台积电只能搭建水循环系统,虽说能回收90%的水,但成本也在增加。
水的问题刚解决,没想到工人罢工了。
![]()
美国的工人不满台积电引进500名台湾人的计划,认为这是在挤压本土就业机会,直接选择罢工。
台积电这边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三星这边的问题同样不少。
![]()
2021年三星投资170亿美元,在得州泰勒市建2/3纳米工厂,可刚开工没多久就遭遇风沙风暴,直接导致施工停摆,后续又赶上得州暴风雪引发大停电,工厂再次被迫停工。
就这样,原本的计划一推再推,最后直接推迟到了26年。
![]()
更惨的是,现在90%已经建成的厂房只能闲置,采购来的设备堆在仓库里落灰,巨额投资就这样变成了看得见摸不着的“固定资产”,连一点收益都见不到。
为了摆脱困境,两大巨头也尝试过补救,可最后全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如今,台积电还在为美国厂的亏损头疼,三星还在为中国市场的流失焦虑,而中国芯片产业正在向更高目标迈进。
免责声明:本文发布的图片、文字等素材来源于网络,我们尊重所有原创作者的权益,如有侵权、信息有误或其他异议,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即修改或删除
参考资料
![]()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