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过近两个月的激烈角逐
“音为江南”第四届苏州市青少年
原创音乐嘉年华
11月初落下帷幕
各大奖项也同期公布

![]()
音为江南
国内首个聚焦青少年原创音乐的艺术赛事品牌,诞生于园区这片人文与创新并蓄的土地。在园区文联与新建元圆融发展的主办下,在苏州团市委青联的指导下,由明堂文化艺术承办,这场年轻的音乐盛事已走过第四个年头。
今年的参赛者最小仅7岁,最大33岁,来自天津、南京、河南、上海、杭州等多地,共收到投稿作品逾百件。无数年轻的心,用音符织出属于自己的艺术梦想。
今天跟布宝一起来聆听
第四届“音为江南”嘉年华中
脱颖而出的优秀原创作品
见证青年与少年们的音乐力量
感受他们用声音点亮江南的瞬间


少年组总冠军

![]()

钟艾嘉《江南遗梦》
少年组16岁
苏州市第六中学校

钟艾嘉的心中有着一个编曲梦,希望以后能为自己喜欢的游戏创作音乐。于是,以这次“音为江南”比赛为契机,她决定挑战自己,首次尝试原创编曲,在高中繁忙的学习之余,创作出了自己的第一首原创歌曲,十分不易。
对于江南,钟艾嘉有着和别人不同的见解。在《江南遗梦》这首歌曲中,她试图探寻江南柔美婉约之外的历史风骨,并通过自己的歌声,将她眼中的江南画卷徐徐展开。

江南金音奖

![]()

赵晨 《胜浦宣卷Trap Mix》
青年组
苏州万声音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赵晨今年也是第一次参加“音为江南”的比赛,他来自苏州太仓,对苏州的各类乡间小调、古音颇有兴趣。
在今年的“音为江南”古音寻访活动中,他也从胜浦宣卷先生的表演中获得了灵感,创作了一首兼具吴语韵律和现代电音风格的作品——《胜浦宣卷Trap Mix》。打破了大众对传统宣卷的印象,带来全新的听觉体验。
![]()

陆雅菲 《恋苏州》
青年组
苏州工业园区跨塘实验小学

青年组选手陆雅菲从小学习古筝,对中国的传统民族乐器有着特殊的情结。
《恋苏州》的创作灵感,源于陆雅菲从大学时代起对苏州点滴印象的沉淀。她以电古筝融合传统民乐,以温婉人声倾情演唱,共同勾勒出一个吴侬软语、水巷绵长的梦里苏州。

创意新锐奖

![]()

吴子嫣 《流动的江南》
少年组 16岁
苏州中学

少年组选手吴子嫣,从小学习长笛,对编曲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她结合自己记忆中的苏州古镇印象,从时光与河水的流动中汲取灵感,创作了这首《流动的江南》,还将长笛和钢琴两种乐器相结合,营造出轻盈、柔和又不失动感的音乐,让江南深厚的底蕴,随着水波流转,生生不息。
![]()

郭涛 《父亲啊,孩子啊》
青年组
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小学

郭涛是一名音乐教师,同时,他也是一位年轻的父亲。
这首《父亲啊,孩子啊》是他在工作之余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中对父子亲情的感悟。歌曲巧妙地从父亲和孩子的不同视角出发,描绘了刻于骨血中的亲情之爱,感人至深。
![]()
多年来
“音为江南”扎根江南文化
持续开展“江南古音寻访”
白洋湾山歌、虞山琴派、苏州评弹、白茆山歌、芦墟山歌、胜浦宣卷……这些古老的声音,第一次走进青少年的耳朵,也走进他们的创作,“江南古音素材库”的建设,也让传统文化真正成为新的灵感源泉。
![]()
主办方持续举办青少年原创音乐研讨沙龙,邀请《黑猫警长》《封神演义》作曲大师刘念劬、中国“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姜兴龙等业内重磅嘉宾,为年轻创作者点亮前行的灯。
2024年,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金钟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姜兴龙,特别为大赛创作了主题歌曲《音为江南》。
苏州工业园区东沙湖实验中学、东沙湖小学、星海实验高级中学、苏州市第六中学校、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纷纷建立青少年原创音乐社,原创的种子正悄然开花。
来源:园区融媒体中心 明堂映像
拟稿:余杨
审核:王子元
审签:方怡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