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发现,所谓中年再婚,不是再爱一次,而是合伙把下半场的账单对半分?
![]()
![]()
晚上十点半,我把那份研究会报告摊在餐桌上,老公瞟了一眼,只回我一句:“数据没错,就是太文明了。
”他说得直白——男人图的是夜里有人递药、早上有人提醒别忘带医保卡;女人图的更像一块遮羞布,告诉自己“我不是没人要的”。
我们都没说破,心里却都挂着同一句话:搭伙罢了,别谈感情。
真事。
我闺蜜上周领证,男方把房本复印件塞给她当“礼物”,说是以后谁看病卖哪套一目了然。
她笑着接,回家却哭了半小时。
哭啥?
哭自己读了二十年书,到头来成了别人健康监护计划里的“共享资产”。
别以为签合同就保险,那纸东西最擅长打脸。
北京有个阿姨,婚前把退休金、房产、甚至墓地都写了条款,结果对方儿子嫌她“防得太死”,婚礼当天直接退场。
阿姨当场懵:我精打细算,反倒成了罪人。
可也有彩蛋。
楼下大姐二婚十年,俩人在手机里装了同一个步数APP,谁先走到八千步就能免洗一次碗。
她说这比玫瑰靠谱,因为玫瑰会谢,步数是互相监督。
现在俩人一块儿去医院体检,医生都分不清谁是家属谁是被陪。
最怕的是,你把婚姻想成合作,他却忽然动了真情。
上周我刷到个帖子:女方退休前夜突发脑出血,老公连夜把名下房子过户给她写好的,怕她醒不过来。
“那一刻我才知道,合同只是幌子,真把他吓坏了。
”你看,算盘珠子噼啪响,也压不住人心一声咔嚓。
所以我劝你,数据看得越多,越要留点模糊。
别急着给每分钱贴标签,留一点不给条款约束的“黑箱”——可能是某天他突然帮你拔白发,或你半夜起来给他倒水——这点小糊涂,是机器算不出、签不到的利息。
明天再去民政局?
带身份证就行,协议可以先揣兜里,真正该写的只有一句话:先好好活着,剩下的见招拆招。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