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是包容的,但人类别妄想征服自然。
天地辽阔,生活的轰轰烈烈不应该建立在自己的生命上。
![]()
01
11月16日,网传有一名驴友在青岛崂山失足坠亡。
11月17日,当地一支公益救援队在其官号上发布了一条涉及“山地搜救演练遇实战”的视频。
视频中,一架无人机吊着担架,缓缓从山间升起,担架抬着的是一具遗体。
![]()
当地救援队请示了警方,将这名驴友的遗体用大型无人机运输下山。
“一般情况下,人没有生命体征了,我们才会用无人机运输。”救援人员说。
![]()
据悉,这名坠亡的驴友叫涛哥,是山东青岛本地一位小有名气的户外博主,组建了一个2000多人的登山群,每周他都会组织活动,邀请户外爱好者一起来爬山。
翻看他之前的视频,热衷挑战各种险峻山路,内容非常凶险。
![]()
徒手攀爬陡峭的陡坡、巨石、悬崖,在看着就让人腿软的地方拍摄,而且几乎看不到任何安全防护措施。
这种“无保护冒险”似乎成了他视频吸引眼球的“流量密码”。
![]()
02
11月14日,事发前两天,他还发布了自己和同伴徒手攀爬崂山巨石的视频。
画面里,他们在山巅一块巨大的斜面石坡面前,没系安全绳、没戴头盔,徒手就这么爬着,脚下就是深渊,看得人胆战心惊。
![]()
可是,无论是专业运动员还是业余爱好者,规范的安全装备和科学的行进路线都是保命的基础。
尤其是在崂山这种花岗岩山体风化严重、山谷纵横、路面易湿滑的区域,风险更高。
![]()
不加安全措施也就罢了,更让人感慨的是,对于网友善意的安全提醒,涛哥的态度很不以为然。
有网友在他视频下隐晦地评论说“这视频适合中午发”,潜台词是“早晚要出事”。
结果涛哥回怼道:“你年纪轻轻就卧床等噶了吗?”言语中满是不屑。
没想到,这条评论竟一语成谶,悲剧在两天后就发生。
![]()
一个前几天还在更新视频、看着充满活力的人,转眼就没了,这种反差太让人唏嘘。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如果涛哥愿意多听劝,注重生命安全,或许悲剧不会发生。
目前,涛哥所在账号的管理员在粉丝群发通知称,群主因意外不幸离世,请大家自行退群。
该博主账号已经隐藏所有作品,并将网名改为数字。
![]()
外运动的精神是探索和超越,但前提永远是敬畏自然,尊重科学,做好万全的安全准备。
千万别把无知和大胆当成勇敢,自己不珍惜生命,更别祸害别人。
![]()
![]()
03
然而,在这血淋淋的案例面前,依然有人在当“涛哥”。
11月14日,福建漳州的70后王先生背着不到一岁的孙子,无防护措施攀爬巨石陡坡,情景和青岛涛哥一模一样。
![]()
![]()
更过分的是,王先生自己冒险,还要背着小月龄的孙子,不为孙子安全着想。
网友纷纷批评王先生的行为太危险,希望他不要带着小婴儿干这种事。
可是王先生不以为然。
11月15日,王先生做出回应称,视频发出后受到很多批评,但自己常年这样锻炼,很有经验,背着手都能爬上去,有些人就是眼红他爬得上去。
![]()
王先生还得意洋洋,说自己外孙从八九岁就带着一起来爬山训练,建议没爬过的人不要尝试。
![]()
王先生可以追逐自己喜欢的户外运动,但是“青岛涛哥”的例子近在眼前,希望王先生在玩的时候能多注意安全,给自己加点保护措施。
而网友的善意提醒,是出于对王先生孙子的关心。
面对这些“苦口婆心”,“王先生们”不妨冷静下来想一想,这些意见是不是有道理,而不是一味地排斥和回怼。
![]()
04
生命的重量,重于所有流量和喝彩。
探险的脚步可以迈向未知,但安全的绳索必须时刻紧握。
希望涛哥的悲剧能让所有热爱户外运动的朋友引以为戒,让类似的悲剧不再发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