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东方成立32年之际,创始人俞敏洪在南极给全体员工发信庆祝,却得到“老板在南极,员工在加班”的回应。
舆论几乎一边倒地认为,俞敏洪在用情怀“画大饼”,俨然一个道貌岸然的资本家。
我倒觉得,不至于。
他可能只是陷入了一场“时空错位”的沟通失误:在员工需要“实际关怀”时,给出了属于他那个时代的“理想主义”回应。
01
这事儿引发轩然大波,让我有点震惊。
因为,这不是俞敏洪第一次游山玩水。
前阵子,他刚游完新疆。
几乎日更视频,分享感悟。
近20天的行程,没人质疑他“不务正业”,甚至还收获网友的好评:“看俞老师的视频长知识”“有机会一定去新疆”。
这一次去南极,结果完全不一样。
个人觉得,他可能只是选错了时机和受众。
在南极,他借企鹅相依为命,类比新东方人团结守望,并鼓励员工共创未来。
我相信,这是他的有感而发,不是为了蛊惑或PUA谁。
从北大创业,到新东方成功,再到绝境转型,这些都让他坚信“奋斗改变命运”。
他骨子里是个理想主义创业者,信中“初心”“坚守”等字眼,本就存在于他的语言体系和认知里。
公司成立32周年,他真情流露,不足为奇。
但他忘了,这次他的身份是老板,受众是员工。
他在南极直抒胸臆时,员工们正疲于加班。
新东方员工无法共情,很正常。
引发众怒的,并非南极之行本身,而是老板的“诗和远方”与员工“眼前苟且”之间,那道刺眼的裂痕。
02
其实,王石攀登珠穆朗玛峰、贾国龙出游喀什……这样的新闻并不少见。
我不是想为谁开脱,只是有一点必须说明,老板和员工在一家企业的地位和作用是完全不同的。
在企业的层级决定了信息差和视角差。
老板最重要的任务是战略规划、方向判断和资源对接,这些工作本就不限于办公室。
在一个没有日常干扰的环境里,可能更容易跳出琐事,思考公司的未来。
这样的“充电”或许本身就是企业家们工作的一部分。
但员工的工作,是处理具体的事务。
不管你是做设计还是写代码,工作的时间、地点和人物都相对固定,要求绝对的执行压力,以及对身体的消耗。
简单说,老板的工作是“做正确的事”,为企业发展定方向、找资源;员工的价值是“正确地做事”,去执行、落地。
当二者的工作场景在“内部信”中碰撞,自然就会有“老板享受人生,员工燃烧生命”的巨大落差。
所以,双方都没有错,只是站的角度不同,肩负的任务不同而已。
03
当然,我不确定俞敏洪此次南极之行,是否会有益于未来新东方的发展。
至少,从现在来看,不乐观。
但我觉得吧,他属实有点儿冤。
他并没有单纯晒美景、晒休闲,信中也表达了自己对员工的感谢。
但这还不够,员工不仅想要自己的付出被“看见”和“尊重”,更看重公平感和“犒赏”。
在员工眼中,“企鹅抱团”的情怀式说教,远不如来点儿真金白银的补贴。
但俞敏洪是上一辈的企业家,那一代人讲的是感情,习惯了用精神口号凝聚团队,靠长期愿景激励前行。
现在的打工人,更看重“利益共同体”的即时反馈。
俞敏洪就是太看重“情怀”,却忽略了当代职场人的现实诉求与情绪共鸣点。
这场纷争的本质,是传统管理叙事与现代员工情绪之间的摩擦。
俞敏洪的“罪”,不在于他在南极直抒胸臆,这只是一种时代性的“沟通错位”。
他或许冤于动机,但必须面对结果。
对32岁的新东方而言,真正的挑战不是老板该不该旅行,而是如何让远方的理想,不至于成为刺痛近现实的利刃。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