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文旅厅对2025年河南省公共文化新空间典型案例公示期结束。信阳潢川县“流光园·光州印社”被评为2025年河南省公共文化新空间典型案例,跻身全省公共文化建设标杆行列。
![]()
“流光园·光州印社”位于潢川县流光园(原滨河公园)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古香古色的建筑群与雄浑古朴的篆刻艺术相映生辉。这里是潢川县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图景,一个充满活力与温度的全民美育空间,一处集书法篆刻艺术鉴赏、学习与交流于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新地标。
非遗活化的实践
篆刻艺术从专业展厅走向公共公园,成为潢川县非遗传承的创新之举。孩子们从打磨印石、印稿设计,再到操刀制印,全神贯注地体验着篆刻的全过程。当孩子们完成篆刻作品、蘸取印泥盖出印章时,无不感叹篆刻艺术的美妙。这种互动式、体验式的文化传播,让古老的篆刻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
精准服务的新模式
当“艺术夜课堂”开办在流光园群众文化活动中心,这一创新服务模式解决了上班族时间与文化资源供给不匹配的痛点。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信阳市书协副主席、信阳师范大学客座教授、潢川县书协主席、光州印社社长唐咏声亲自指导书法篆刻。课程安排在非工作时间,这种精准服务不仅满足了中青年群体的艺术需求,更形成了文化共建共享的生动局面。
![]()
文化服务的理念创新
小县城也能办出大文化,潢川县通过流光园书法篆刻鉴赏与艺术夜课堂双管齐下,让公共文化服务从“单向输送”变为“全民共创”。 让文化走出围墙,融入市民日常生活,摒弃了单一的文化馆模式,转而打造多元化、分散式的文化空间体系,为广大群众构建了丰富的精神家园。
潢川县“流光园·光州印社”新型公共文化服务空间从单向输送变为双向互动。群众从被动的文化接受者转变为积极的参与者和创造者,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显著增强。
潢川的公共文化服务,正以其独特的温度与深度,激活社区文化生态,为这座“水城花乡”注入新的精神动力。(通讯员:李娜娜 李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