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不少康复科的治疗师都在聊同一件事——收费和项目变了。
这次是全国逐步调整,康复人的工作和收入都实实在在受到了影响。知知收集了一些一线同行的反馈,整理出下面几个重点,也欢迎你在评论区一起聊聊。
![]()
各地定价不一,河南、辽宁差距不小
根据河南省此前发布的《关于规范整合康复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运动功能训练在三甲医院的定价为70元,非三甲为60元。
![]()
而据一位河南康复同行透露,当地实际执行价格为三甲57元、非三甲51元,其所在的县级医院为48元/半小时。
![]()
治疗师的提成比例是20%,算下来半小时训练实拿9.6元。
![]()
这个标准大家觉得怎么样?
对比之下,一位辽宁治疗师表示:“河南这算高的了,我们这才39块一次,半个小时。”
![]()
可见不同地域之间,定价差的还真不少。
康复科还能不能干中医项目?
除了运动功能训练之外,吞咽、言语这些常见康复项目的落地价格也比公开的下调了不少,而且每天还限时100分钟。
更“诡谲”的是,最近不少医院都接到医保局通知:所有西医临床医生,一律不准再开中药、中成药和中医治疗类项目!
![]()
其实之前知知也报道过不少康复科因治疗师执行中医治疗、或康复医师开具中医类医嘱而被罚款的案例。
虽然大家心里大概知道有限制,但一直模模糊糊,总觉得还有点转圜余地。
![]()
但这次不一样了,文件写得明明白白——“不准就是不准”,没得商量。
那么问题来了,在新整合的康复收费项目中,像“推拿”“针灸”这类操作,恰恰被归在了中医类别里!
于是各地执行的松紧程度就差别很大了。
比如海南有医院能为偏瘫患者组合使用“偏瘫综合治疗”和“中枢推拿”,总价90元左右,只是治疗时间被拉得很长。
而江苏一些医院则明确:康复科新项目整合后,推拿项目必须由中医师来操作,康复治疗师不能执行,只能开“偏瘫综合训练”。
绩效受影响,“活少了,收入也少了”
虽然部分项目单价看起来涨了点,但能开的医嘱种类变少了,导致不少康复科都在发愁:这医嘱到底该怎么开才不算“踩雷”?
就有康复医师咨询道:“一位偏瘫病人,做手法30分钟、站床30分钟、踏车20分钟,是不是全都归到‘运动功能训练’里?然后再往上叠加计费,是这样吗?”
这类情况在实际工作中很普遍,可一个项目每天能做的时长有限,时间累计得多了,检查时可就有“由头”说道了。
![]()
不少治疗师在社交平台反馈,项目整合之后,明显感觉“闲下来了”。活一少,绩效自然也跟着往下掉。
![]()
一方面受限于可执行的项目类型,另一方面定价调整和限时规定也直接影响了治疗量和收入。
你们科室开始执行新项目了吗?收费怎么样?实际定价和预期差距大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一起聊聊新政策下的变化与应对!
· 欢迎点赞、在看、分享到朋友圈 ·
内容来源:康知了
编辑丨云自闲
本文系“康知了”综合整理原创稿件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
—本文部分内容为广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