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短短一年炎症变癌症?医生提醒:患上6种炎症不能拖,小心癌变

0
分享至



夜深了,68岁的王阿姨依然坐在客厅沙发上,盯着自己的手指甲发愣。

原本憨厚的她怎么也没想到,几个月前不过是“指甲沟有点红肿”,没放在心上的小炎症,如今却被医生告知“已经出现组织异常变化,需要继续跟踪”。

“要是早知道这点小毛病有可能变成大问题,我肯定不会拖”王阿姨的懊悔,也让家人心有余悸。炎症,会变癌?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其实越来越多的临床数据显示,“炎症-癌变通路”是真实存在的,而且不是“几十年后才有风险”,而是在短短一年内,某些部位的慢性炎症就有可能引发癌变的风险提升

尤其是6类高危炎症,如果任其发展,等到症状加重后才就医,往往就已经“进展一大步”。你知道,这6类炎症中,有几种其实就在我们身边最常见?

炎症,真的是癌症的前奏吗?医生这样解释,“得个炎症没什么大不了,拖一拖自己就好了”这是不少人的观念,但事实上,慢性炎症是多种癌症的“温床”

权威资料显示,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全球约25%的癌症与长期慢性炎症直接相关



比如,胃炎可能演变为胃癌,乙肝、丙肝可能导致肝癌,宫颈炎与宫颈癌、慢性结肠炎与结肠癌、高危口腔慢性溃疡和口腔癌等,都是被明确证实的“炎症-癌变路径”。

我国《2022年肿瘤登记年报》也明确指出,慢性炎症相关肿瘤的发病人群逐年上升。其中,消化道、肝胆、妇科系统最为突出。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一项长达12年的研究显示,持续6个月以上的慢性炎症患者,在1-2年内其相关部位癌变风险可提升14.2%-31.6%。而那些及时治疗的人,则大幅降低后续风险。

为什么炎症会“变身”癌症?通俗说:炎症就像是“焖烧锅”,持续高温会让局部细胞环境紊乱、DNA受损修复加快。

如果这个过程长期存在,细胞出错的机率就会变大,最终可能形成“异型增生”,再发展成癌前病变,直至癌症。



尤其这6种高危炎症,千万不能掉以轻心

医生提醒,以下6类部位的慢性炎症最容易被忽视,但癌变风险极高,尤其是中老年群体,应高度警惕:

消化道慢性炎症(如胃炎、肠炎、食管炎):数据显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发展为胃癌的风险是普通人的6-10倍,而“反酸、烧心、腹胀”都是经常被误解为小毛病的信号。



肝脏持续性炎症(如慢性乙型、丙型肝炎):据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数据,未规范治疗的慢性肝炎患者,10年内发生肝癌概率可达12%-16%,远高于无肝病人群。

宫颈及妇科慢性炎症慢性宫颈炎患者如合并HPV感染,短短1-2年内出现宫颈癌变前病变的概率超过18%,而早期宫颈癌90%以上起于慢性炎症。

口腔黏膜溃疡、慢性炎症:长期不愈的口腔溃疡或白斑,一年内癌变风险可接近4.5%,比健康人群高出数十倍。



胆囊及胰腺慢性炎症:胆囊炎、胰腺炎反复发作的患者,5年内相关恶性肿瘤发生率高达8.9%

慢性泌尿生殖系统炎症:如前列腺炎、膀胱炎反复,据《中华泌尿外科杂志》数据,前列腺炎患者未来5年内罹患前列腺癌概率约为一般人群的1.7倍

很多人往往把上述炎症当成“小病小痛”,依赖自行吃消炎药甚至长期拖延,结果小炎症变大问题。

别让“拖一拖”毁了健康,治炎防癌这样做最靠谱

面对高危慢性炎症,医生建议:

早期筛查,别怕“小题大做”:尤其胃肠、肝脏、妇科部位炎症,如果三个月以上未愈,或者反复发作,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做相关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干预。



规范治疗,切忌自行停药或长期依赖抗生素高标准遵医嘱是关键,有些抗生素和抗病毒药物需按疗程用足。别怕麻烦,也别贪图省钱或“自我感觉舒服了”就停下。

健康生活方式是根本:饮食清淡、忌烟酒、作息规律、适度锻炼,这些虽看似简单,但能有效降低炎症持续和癌变风险

定期随访,与医生保持沟通:就算炎症缓解,也要配合医生定期随访(比如每3-6个月一次),观察组织变化。尤其年长者和家族有肿瘤史的高危人群,更要格外重视。



不要迷信“偏方土方”或网络热门方案许多未得到临床验证的偏方可能掩盖病情,甚至加重炎症,而延误正规治疗。

心理关注同样重要:慢性炎症困扰下,患者容易焦虑、合并失眠,情绪调适、温和沟通及积极的自我管理,也是全面防癌不可或缺的一环

注:文中所涉人物均为化名,请勿对号入座。 【免责声明】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收藏以备不时之需,转发给你关心的人! 参考资料: 《慢性肝炎与肝癌关系研究进展》,中华传染病杂志 《口腔慢性溃疡与癌变相关性分析》,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慢性宫颈炎HPV感染与宫颈癌》,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鉴别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钱多也是罪!安徽33岁帅哥去世,有7间商铺,结婚1年脑出血8个月

钱多也是罪!安徽33岁帅哥去世,有7间商铺,结婚1年脑出血8个月

裕丰娱间说
2025-11-18 11:20:33
睡完首富睡总统:从厂妹到顶级名媛,靠男人捞到268亿,她凭啥?

睡完首富睡总统:从厂妹到顶级名媛,靠男人捞到268亿,她凭啥?

访史
2025-10-25 20:01:18
全运会乒乓:奥运冠军惨遭逆转!陈梦苦战5局败北,陈熠再爆冷门

全运会乒乓:奥运冠军惨遭逆转!陈梦苦战5局败北,陈熠再爆冷门

全言作品
2025-11-18 19:37:00
全运会女子团体半决赛:孙颖莎轻松横扫,河北队3-0完胜黑龙江

全运会女子团体半决赛:孙颖莎轻松横扫,河北队3-0完胜黑龙江

全景体育V
2025-11-18 19:26:15
美军下任务,逼韩国对付解放军,话音刚落,李在明对中国表述变了

美军下任务,逼韩国对付解放军,话音刚落,李在明对中国表述变了

万国明信片
2025-11-18 13:18:56
国际奥委会急了?中国“不伺候了”,自家全运会办成奥运天花板!

国际奥委会急了?中国“不伺候了”,自家全运会办成奥运天花板!

墨兰史书
2025-11-18 11:25:03
哇,这脸蛋极致又高级,这要是在古代,妥妥的贵妃

哇,这脸蛋极致又高级,这要是在古代,妥妥的贵妃

草莓解说体育
2025-11-16 00:45:56
广东U18夺冠!宏远三少合砍40+11,张博源空砍31+9,杜锋提前庆祝

广东U18夺冠!宏远三少合砍40+11,张博源空砍31+9,杜锋提前庆祝

多特体育说
2025-11-18 22:21:40
网友们发现了一个科研界骗子,他叫郭伟

网友们发现了一个科研界骗子,他叫郭伟

清晖有墨
2025-11-17 19:03:52
江苏某大学首席科学家竟是冒牌货,高中生给博士生上了两年课

江苏某大学首席科学家竟是冒牌货,高中生给博士生上了两年课

上峰视点
2025-11-18 18:41:48
一夜负债200亿?电动车巨头轰然倒塌:终于活成贾跃亭信徒

一夜负债200亿?电动车巨头轰然倒塌:终于活成贾跃亭信徒

蔡蔡说史
2025-11-15 05:12:34
42岁刘翔近况曝光,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42岁刘翔近况曝光,长期在国外旅游,靠终身合同吸金,远离喷子!

姩姩有娱
2025-11-10 17:49:18
套现356亿全身而退,潘石屹夫妇狠狠给美国房地产上了一课

套现356亿全身而退,潘石屹夫妇狠狠给美国房地产上了一课

林子说事
2025-11-16 05:26:48
俄罗斯彻底看明白了:一旦停火,大批西方先进武器就要涌入乌克兰

俄罗斯彻底看明白了:一旦停火,大批西方先进武器就要涌入乌克兰

阿龙聊军事
2025-11-18 16:23:47
全运会最新金牌榜!山东40金,浙江单日狂揽10金反超江苏逼近广东

全运会最新金牌榜!山东40金,浙江单日狂揽10金反超江苏逼近广东

老吴说体育
2025-11-18 00:56:22
外交部:中国政府从来没有也不会要求企业非法采集或存储数据

外交部:中国政府从来没有也不会要求企业非法采集或存储数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8 10:02:20
霍启仁妻子家世曝光是泰国首富,才貌双全配得上霍家比郭晶晶不差

霍启仁妻子家世曝光是泰国首富,才貌双全配得上霍家比郭晶晶不差

查尔菲的笔记
2025-11-18 12:45:06
北京今夜起风力加大,明天风寒效应明显体感冷,注意保暖

北京今夜起风力加大,明天风寒效应明显体感冷,注意保暖

家住大兴
2025-11-18 20:29:31
七星山荒野求生第41天:14人全部进入决赛,下山首餐没有肉

七星山荒野求生第41天:14人全部进入决赛,下山首餐没有肉

九方鱼论
2025-11-18 18:49:40
为啥第三次世界大战,迟迟没爆发?温铁军给出背脊发凉的解释!

为啥第三次世界大战,迟迟没爆发?温铁军给出背脊发凉的解释!

沈言论
2025-11-17 16:30:03
2025-11-18 23:15:00
刘哥谈体育
刘哥谈体育
分享三国小视频
366文章数 635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头条要闻

荒野求生成流量风口:有女子辞职参赛结果烫伤花光积蓄

头条要闻

荒野求生成流量风口:有女子辞职参赛结果烫伤花光积蓄

体育要闻

结束最后一次对决,陈梦和朱雨玲笑着相拥

娱乐要闻

宋佳夺影后动了谁的奶酪

财经要闻

中美机器人爆发了一场论战

科技要闻

谷歌CEO警告:若AI泡沫破裂,没公司能幸免

汽车要闻

硬核配置旗舰气场 岚图泰山售37.99万起

态度原创

健康
家居
旅游
艺术
公开课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家居要闻

彰显奢华 意式经典风格

旅游要闻

大型旅行社称已陆续有游客取消日本行程!新马等地咨询量上涨

艺术要闻

优雅浪漫的绘画,美到让人想直接住进去!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