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爷,最近身体好些了吗?还有哪不舒服吗?这几天要降温了,要注意保暖哦!”
“经过我们联户党员的补习,孩子的自信心增强了,数学成绩提高了不少呢!真为他感到高兴。”
在玉林市玉州区名山街道雅园小区,党员李义珍作为业委会成员,每天都会穿梭在楼层之间,她负责的55户家庭里,包括1位空巢老人、1位独居老人和28名学生。她对每一户的情况都了如指掌,成为了居民们信赖的“新管家”。
今年以来,玉州区在小区治理工作中探索充实治理力量、精细化治理的有效载体,坚持发挥“熟人治理”的独特优势,推行“业委会成员包楼栋+小区党员先锋联户”的“包楼联户”工作机制,将治理力量精准下沉至小区最小单元,实现日常事务高效处置与特殊群体重点关怀的双重覆盖,让小区治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
按照“就近、高效、分工明确”的原则,小区业委会成员每人对应承包1-2栋居民楼,负责楼栋的日常事务的统筹协调,通过建立楼栋居民微信群、开展“敲门行动”等方式,实时收集居民需求,解决社区邻里烦心小事。针对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困境学生等特殊群体,筛选小区内的党员力量,建立“党员先锋库”,组建先锋服务队,实行“1名党员包联5-8户”,特别是发挥教师、医生、律师等职业优势,由在职党员包联有对应需求的居民,提供精准化、常态化关怀。
同时,构建“信息共享、资源整合、问题共解”的协同联动机制,业委会在楼栋管理中发现特殊群体需求,分配给党员精准包联;党员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公共设施损坏、环境卫生脏乱等问题,也会及时反馈给业委会,由业委会协调解决,形成“党员联户察民情—业委会联动解民忧”的治理链条。
玉州区以中鼎公园假日小区、雅园小区等一批小区为试点推行“包楼联户”模式,将187名小区居民党员纳入“党员先锋库”,开展“小楼议事”活动13次,收集群众意见建议95条,帮助解决各类问题130余个,惠及群众568人次。小到百姓柴米油盐的家事,大到小区建设的各项难事,都能得到妥善解决,真正做到“琐事不出楼栋、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杨欧、庞昂、覃云碧)
来源:玉州区委宣传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