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晚上,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那份让联邦政府得以重新开门的临时拨款法案。
最终让这场持续了43天的、美国历史上最长的政府停摆成功画上了句号。
这也意味着,数百万联邦雇员终于可以获得薪水,而三亿多美国民众终于暂时不用担心因为政府停摆,影响自己的生活。
![]()
那么美国因为这场危机,付出了哪些代价呢?这场危机真的过去了吗?
首先,美国政府停摆的43天,也是政治机能失调的43天,也是普通美国人为此承担真实代价的43天。
因为在美国两党为了“奥巴马医改”的条款互相不让步的时候。
美国国内的秩序实际上处于崩塌的状态,比如由于大量空中交通管制员被迫无薪工作,人手短缺导致全美范围内航班大面积延误或取消,数以百万计的旅客被困在机场。
这实际上就会影响很多人的出行,这就会影响经济的运转。
与此同时,那些依赖政府救济的家庭,同样也缺乏救济。
还有一些地方的垃圾处理,各项手续的审批,甚至小企业的贷款申请等等,都因此受到了影响。
换言之,美国两党内斗,结果是美国普通人为此承受代价。
![]()
据彭博社报道,这场持续六周的政治僵局,给美国造成了大约11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此外,从比较宏观的角度来说,美国的信用,实际上也在这场停摆活动中受伤;
一方面,这会损害美元的信用,毕竟一个时常停摆的政府,带给大家的,肯定是不可靠;
另一方面,在美国政府停摆期间,他们在欧洲的军事基地的那些当地雇员的工资,都是由当地国代为发放的。
为此,德国等国此前还专门找美国讨账,这其实也会损害美国的信用。
所以,总的来看,因为这场停摆,美国可以说是经济和信用都受到了不小的损失。
其次,美国政府虽然重新开门,但这场危机并没有过去。
因为特朗普签署的那份法案,并不是一份解决问题的最终方案,而是一张为期79天的“休战协议”。
根据法案内容,联邦政府获得的临时拨款只能确保大部分机构运作至2026年1月30日。
这意味着,这场让全美疲惫不堪的停摆,仅仅是被推迟,而不是被解决了。
![]()
而且真正的症结在于,驱动这场停摆的核心矛盾,也就是两党在医疗福利等根本议题上的尖锐对立,在本次“休战”中,并未被实质性化解。
民主党坚持要将医保补贴纳入法案,共和党则寸步不让,最终达成的妥协,不过是将这个烫手山芋暂时搁置。
美国国会每年需通过12项年度拨款法案,而此次参议院通过的临时法案,仅仅包含了其中3项。
这意味着,还有9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年度预算,依然悬而未决,它们将是两党下一轮搏斗的擂台。
所以,三亿美国人的虽然得以暂时“松一口气”,但事实上,最大的危机并没有解除。
在1月30日之前,如果美国两党没有就国防开支、边境安全、教育补贴等一系列更具争议性的议题达成共识,那么美国政府停摆将会再次上演,
![]()
目前已经有人指出,新一轮的停摆危机,已经开始浮现。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美国政治其实已经陷入了一个可悲的循环,那就是美国两党制造危机,民众承受代价,然后两党临时妥协,紧接着他们又再次制造危机。
这种通过“边缘政策”进行治理的模式,实际上使得美国政府会长期处于一种“临时拨款”的短期行为中。
最终煎熬的其实还是美国民众。
当然,最为关键的是,美国两党争斗的东西,并不是完全为了民众的利益,而是一种极化政治,那就是对方同意的,我们就一定不能答应,妥协更是成为了软弱的代名词。
所以,当特朗普大笔一挥结束停摆时,我们看到的不应该是危机的结束,而是一场高烧的暂时退去。
美国这个巨头的炎症指标(核心矛盾)并未消除,免疫系统(政治机制)仍在持续攻击自身。43天的创纪录停摆,是一次严重的急性症状,它警示着美国政治机体已染上“慢性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