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YU7是小米推出的第二款车,也是第一款SUV,我们买的这辆车是2025款超长续航高性能四驱Max版,官方指导价32.99万。废话不多说,先来看看车!
外观设计
心有灵犀
![]()
![]()
关于小米YU7的外观,相关争议不断。有人说模仿了法拉利Purosangue,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这里借用保时捷Michael Kirsch的一句话,“我认为或许是好的设计总是心有灵犀”。
![]()
全系都是LED远近光大灯,标配自动大灯、自动远近光等功能。
![]()
车顶配有一个禾赛科技的128线激光雷达,不过这个价位的其他车型基本上都是更好的192线。
![]()
![]()
前机盖两侧带有两个挖孔,这两个孔确实有通风效果。
![]()
![]()
与大多数车不同,这辆车是电动前机盖,除了常规车内屏幕控制之外。可以语音控制,或者按下左前翼子板位置的按钮控制。
![]()
打开之后,能看到空间不算太大的前备箱。

电动前机盖必须要有防夹手功能,如果手放到机盖前方,通过电机扭矩受阻之后,系统会控制机盖弹起,避免被夹伤。
![]()
不过,机盖后方合页附近,由于力臂非常小,所以无法判断力矩,可能会出现被夹伤的情况。因此,能看到有黄色的警告标志“小心夹手”!
![]()
如果就是“头铁”非要把手放在这个位置,那么会被夹到吗?正常情况下,还有一道防夹安全冗余。关闭前机盖,就会听到系统提示音——“小心夹手”,且机盖不关闭。

问题是这辆车并没有像乐道L90那样配备压力传感器,系统是怎么判定有夹手风险呢?
![]()
通过多次试验发现,是靠车外两侧后视镜下方的摄像头来判断,不用增加任何硬件成本,只需一个视频识别软件!
![]()
![]()
前机盖侧面防夹手功能是通过视频识别来实现的!

不过,摄像头画面曲率很大,畸形很大,会有一定的误判概率。如果有任何遮挡、脏污、光线昏暗,或识别不清楚画面,依旧会有被夹的风险!

如果打开前门,此时按下关闭前机盖按键,系统完全不识别,且没有任何提示音,视频识别防夹失效! 所以需要提醒各位,虽然电动前机盖设计两道防夹手措施,也有防夹警示,但依旧要提高警惕,因为这项功能有一定失效的概率,建议增加硬件成本使用乐道、蔚来、极氪上的那种压力传感器!
![]()
![]()
侧面造型只能说是“见仁见智”,整体尺寸为4999x1996x1608毫米,轴距为3000毫米。
![]()
![]()
采用了流行的无边框一体式后视镜,视野更宽阔,但下雨天并不友好。
![]()
![]()
车门把手电动内翻,很多人都说把手上有拉线,可以实现机械解锁!但从实际触感来说,解锁过程依旧是电子方式,机械拉线并没有直连,与常见的两段机械应急解锁方式完全不同。
![]()
虽然之前丰田bZ3也是类似的内翻设计,但始终保持拉线连接,没有电子解锁。这辆小米YU7的门把手到底是不是机械解锁,还要等我们后续拆车见分晓。

此外,我们在小米商城选装了炫彩底盘氛围灯,支持多种色彩和模式切换。不过,由于法规要求,车辆行进时,灯光自动关闭,只有停车时,底盘灯才会开启。
![]()
![]()
车尾部分的设计与小米SU7(参数丨图片)有些类似,后备厢开关按键被放在后保险杠上,位置偏低,不太容易找到。
![]()
![]()
车顶后方有一个扰流尾翼,后尾门上也有一个小尾翼,基本上只是起到装饰作用。
![]()
![]()
后备厢尺寸一般,法拉利自然不会考虑到空间实用性,装行李不是它在乎的。后排座椅可以电动放倒和抬起,扩充更大空间。
![]()
后备厢地板下方有额外的储存空间。
![]()
![]()
后尾门只有副驾驶一侧是电动撑杆,通常来说,这个级别甚至更低级别的车都是双侧电动撑杆。这样的设计受力点单一,可能会导致单侧合页受力较大。
![]()
后备箱12V电源上插着底盘炫彩灯的电源,按理说原厂改装件应该更贴合原车,而不是这种“外挂”。
内饰设计
见仁见智
![]()
内饰设计相当简洁,中央有一个大屏,凡是触手可及的位置都是软性材质包裹,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仪表盘。
![]()
三幅方向盘全系都是皮质包裹。和很多超跑一样,方向盘下方延伸出两个功能按键,左侧是辅助驾驶按键,右侧是运动模式切换按键。
![]()
采用目前主流的电子怀挡设计。
![]()
虽然没有配仪表盘,但这辆车前风挡使用了三块HUD液晶投屏,前风挡玻璃下面涂黑,起到更好的投射效果,这有个学名叫做P-HUD(全景抬头显示)。 这个功能早在2023年CES上由“德国大陆公司”推出,2024年在宝马iX概念车上应用,将于2026年量产。小米YU7在国内公司华阳和福耀的加持下,2025年就让消费者体验到了这么高大上的科技,又一次站到了巨人的肩膀上!

其实它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在仪表台最前方放置多块Mini LED背光液晶显示屏,然后将显示屏上的图案反射至挡风玻璃底部的黑边上。 风挡下方的黑边采用镀膜工艺,以及Mini LED分区调光效果,能实现显示区域的超高对比度、亮度、清晰度。不过,在行车过程中的视觉效果,人眼需要一定时间来适应。
![]()
![]()
![]()
![]()
![]()
![]()
![]()
![]()
![]()
中央配有一块16.1英寸中控屏,作为高通绝对拥趸的小米,必然使用骁龙芯片,不过并没有使用车规级5纳米的8295芯片,或者4纳米的8775芯片。而是使用了消费级的骁龙8GEN3芯片,相当于小米14手机的处理器。 车机系统是小米自己研发的澎湃OS,也是基于安卓开源开发的多平台移动端操作系统,毕竟这是小米的主业,系统响应速度相当快,逻辑结构与普通的安卓车机没太大区别。
![]()
至于为什么使用消费级芯片,不用车规级芯片?实际上这个操作很容理解,就一个原因“性价比高”!消费级芯片对比车规级芯片,采购成本要便宜一倍,整体运算能力强一倍,能让车机系统的数据加载更快,体验更流畅。 车规级芯片的缺陷要求是100万产品中允许最多10个次品;消费级芯片缺陷要求是20万产品中低于100个。所以按照目前的交付数量,即便车机消费级芯片出现问题,那么更换成本和更换数量,也在可控范围之内,小米认为赌得起!
![]()
一般消费级芯片的设计寿命只有3至5年,车规级芯片设计寿命则长达15年(供货周期30年),但目前新能源车的迭代速度也就3至5年,而且国家“三包政策”对于车机硬件部分的保障最多也只有3年!如果车在3年内转手,那就彻底跟小米没有半毛钱关系了!所以,这是一本经济账!
![]()
此外,我们选装了小米的外挂仪表盘,实际上就是两块圆形液晶屏,和整体设计并不协调,还影响视线,尤其是前方高大上的HUD,挡了个结结实实。
![]()
屏幕下方有两个放手机的位置,支持最高80瓦的无线充电,但缺少隔板,手机容易滑出去。
![]()
对比之前的SU7,这辆车取消了实体物理按键,杯架也改成了两段式可调节高度的杯架,很多车型都有类似的设计。
![]()
中央扶手箱空间相对有限。
![]()
控制台下方有一个比较大的储物空间。
![]()
后方还有一个储物格,以及香氛插槽,不过我们没有选装香氛系统。
![]()
顶部还有一个可以放手电的位置,当然必须是小米手电。
![]()
化妆镜配有可变色温和可调明暗度的补光灯,和很多车一模一样,也是来自于成熟供应商。
座椅空间
点菜!
![]()
这辆车依旧采用无框车门,并且是双层加胶玻璃。
![]()
![]()
车内是电子解锁,也有带物理拉线的应急解锁。
![]()
车门内饰板上的扬声器金属网,冲孔没有更好的倒角处理,所以冲孔边缘会有些锋利,上下车时需要注意。
![]()
前门解锁按钮的位置过于靠前,力臂比较短,所以开关门需要格外用力。
![]()
这辆车是超纤PU包裹座椅,也就是俗称的人造革,真皮需要另外加钱选配。座椅舒适度还可以,填充海绵比较硬,坐垫也薄。不过,座椅贴合度还不错,包裹及左右支撑比较到位。
![]()
此外,主驾驶座椅和副驾驶一样,可以选装一键平躺、零重力座椅等功能。
![]()
![]()
这辆车的后门与前门一样,都是单侧平开门,与对开门的法拉利Purosangue完全不一样,小米其实注册了一个和法拉利类似的对开门专利,不知道为什么最后没有用。
![]()
不过,能够看到后翼子板位置有一块塑料护板,不知道遮挡了什么,拆车的时候,我们再跟大家揭晓。
![]()
![]()
![]()
这辆车的轴距是3米整,因为车头太长了,压缩了车内的使用空间。
![]()
![]()
![]()
后排配了一块6.68英寸控制屏,支持空调、多媒体、座椅加热等控制功能。

这块屏幕可以通过反弹器直接拿下来,变成了一个类似手机的控制器,便于后排乘客操控。
![]()
屏幕下方有一个储物格,可以选配冷暖冰箱。

这辆车配了一块不可开启的全景天窗,但支持天窗变色功能。不过与我们之前见过的岚图FREE(聚合物分散液晶)、尊界S800(染料液晶)不同,而是和极氪001一样,采用电致变色技术(透光率5%)。因为小米YU7在三氧化钨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金属化合物,所以可以将透光率降低至小于1%。 其实供应商都来自于光羿科技,极氪选择了“变色快,透光率高”的方案;而小米YU7选择了“变色慢,但透光率低”的方案。因此,小米YU7把“真黑色+99.85 % 遮光”当核心卖点,其实也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
后排座椅的舒适度不如前排,头部空间算是够用的状态,虽然是全景天窗也没有拯救头部空间。
![]()
如果将后排座椅靠背调整到最大角度,头部会直接顶到D柱顶棚。除了溜背造型所致之外,还是因为车头太长,压缩了乘员舱的空间,只是可惜了这3米的轴距。
![]()
后排中央扶手虽然有放手机的位置,但不支持无线充电,有些可惜。
![]()
后排右侧座椅下方有一个抽屉,可以放置一些物品,比如高跟鞋之类。
总结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这辆小米YU7的完成度相当高,比之前的SU7也有一定进步。这主要得益于国内成熟的新能源供应链体系,可以让你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快速得到行业内的顶尖科技。无论是PHUD技术,变色天窗技术,大大小小、方方面面都有各个领域供应商的身影,所以你必须佩服雷总对供应链“打散重组”的整合能力,一招鲜吃遍天!
那么关于这辆车的驾驶品质如何?内部做工用料如何?还请继续关注后续的拆车内容。(本文及视频中的测量数据结论观点仅对此辆车负责,测量数据对公示的实验方法负责。)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