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求索山河,叩问民生——河南大学百年地学向新而行

0
分享至

102年前的中原大地上,中州大学(河南大学前身)矿物地质系创建,河南大学成为我国现代地理学(地学)教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从经纬中求真知,从山川中探规律。”百年峥嵘岁月,一代代河大地学人契合地理学科严谨规律、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和“融会贯通、经天纬地”的实干作风,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谋万民福”的地学理念,成为全国地理学领域的重要力量。

“承百年薪火,开学科新局。”如今,河南大学组建了国际首个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以综合性、交叉性与工程化为发展理念,打破传统学科壁垒,融合重构学科体系,实现地理学从现象描述、问题解析、机理解释向“科学—技术—工程—实践”四维融通的新模式转型,为培养复合型地理创新人才提供了坚实支撑。

知河溯源,把脉黄河

黄河之畔,古都开封,河大地学已在这里发展102个春秋,一代代地学人的血脉与黄河的脉动紧密相连。

1923年,年轻的地质学者冯景兰从美国学成归来,第一站便选择到中州大学,主持创建了矿物地质系。

在河大任教期间,开封正受黄河故道风沙所累,冯景兰多次到开封北郊调查沙丘的形成及现状,撰写了《开封附近沙堆之成因分布与风力水力风向之关系》,这是研究黄河岸边沉积物成因的开创性论著,也是河大地学人与黄河结缘的开始。

“治河必先知河”——冯景兰先生发出的科学呐喊,从此流淌在一代代河大地学人的血脉之中。

“智山慧海传真火,愿随前薪作后薪。”百年风云变幻,河南大学地理学科一直稳若磐石,始终有大师引路,赵九章、张伯声、王之卓、严恺、李长傅、李润田等地学大师均曾在这里执教或求学。

1953年,在河南大学任教的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李长傅,发表了《中国历史地理上的河源问题》一文,系统梳理了历代对黄河源头的探索,强调认知黄河自然本底对于成功治理的极端重要性。

“从冯景兰先生的‘知河’,到李长傅先生的‘溯源’,再到今天我们利用遥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构建的‘数字黄河’,河南大学地理学科的黄河研究,始终贯穿着一条主线,那就是以严谨的科学精神,探求黄河的自然演变与人地耦合规律,从而将历史上时而肆虐的‘多病之河’,真正转变为造福人民的‘幸福之河’。”河南大学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教授秦奋说。

历经百余年发展,河大地学如今已涵盖“数据技术—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文化传承”四大板块,拥有20余个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平台。

以数据技术为例,黄河治理的复杂性,首先源于信息的碎片化和不对称。上游一个水库的调度,可能会影响下游几百公里的生态;一个区域的产业用水,会挤占另一个区域的生态用水。要实现全流域的统筹协调,首先必须打破“数据孤岛”。为此,河大地学团队建成了黄河中下游数字地理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持续开展“黄河流域科学数据共享关键技术与应用服务”研究。

“我们自主研发了一整套地理空间数据处理、集成、管理和共享的关键技术,构建了基于云计算的共享服务平台,就像为黄河打造了一个‘数字大脑’。”秦奋说,这个大脑里存储着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的黄河水文、气象、遥感影像、土地利用、社会经济等海量数据。平台已有超13万个实名注册用户,服务了1700多个科研单位和政府部门,为近百项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小浪底水库等重大工程建设运行提供了巨量数据服务。

近年来,无论是为黄河大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提供评估生态影响的数字“预演”,还是为黄河滩区高质量发展谋划“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的优化重构,亦或是为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提供学理支撑,河大地学人从未缺席,足迹遍布黄河上中下游。

“地理学将黄河流域从一个静态的研究对象,变为一个动态的、可感的、可融合的知识体系。”河南大学学术副校长、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主任刘彦随说,“我们不仅在‘认识’它,‘保护’它,更在‘激活’它,让黄河的文化基因,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丈量大地,服务民生

河南大学地学团队有一个别称——“铁塔牌地学人”,这个别称既源于河大老校区和历经战火、水患、地震而不倒的开封铁塔相邻,也源于河大地学人百余年来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谋万民福”的韧劲。

在河大求学、工作30余年的地理与环境学院党委书记乔家君,生长于河南一个小村落,小时候极少有机会出县城。年少时,从地理书上了解世界是他最大的乐趣。一入河大“地学门”,他就为做好“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这一项工作,带领团队调研合计10个省份、212个县、3393个村,调研农户超11万户,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强有力的科学支撑。

“第三方评估就像一台‘质检仪’,通过资料核查、入户调查、干部访谈、遥感探测等方式,用‘第三只眼睛’对扶贫工作成效、贫困退出成效给出独立、客观、公正、科学的‘打分’,让贫困县‘摘帽’、贫困人口退出有据可依。”这是乔家君常对评估团队成员说的话。由于工作出色,乔家君所在的“国家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团队”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实际上,源于出身农家、源于地学传统,乔家君深爱脚下的土地,分外关注农村问题,30多年如一日深耕农区经济发展研究。他说:“人的一辈子,精力很有限,从微观尺度解释区域发展的规律,地理学怎么切入?我喜欢从村庄的角度切入,研究人类活动和村庄的地理承载力,为乡村发展贡献河大地学人的智慧。”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走进河南大学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办公楼,过道墙上的展板展示着河大地学人关注研究的课题——“城乡可持续发展研究”“农业产业集聚研究”“人地系统科学与地理工程”“地理空间复杂性与金融地理研究”……一个个沾着泥土、关心民生的课题以这里为汇聚点,逐一提出、调研、研讨、完成。

近年来,河大地学人围绕中原经济区发展、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城乡融合与乡村振兴、时空大数据与泛在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修复等课题,深化产学研结合,先后完成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和土地利用、旅游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委托课题500多项,助力区域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发展。

“地理学,探究‘地’之空间位序,解析‘理’之格局规律,地理学的本源就是研究‘人地圈’系统多要素耦合关系及其交互机理的科学,这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地理其实离我们的生产生活很近。”刘彦随教授带领团队借助地理工程技术,先后对毛乌素沙地、黄土丘陵沟壑区、黄淮海平原农区等400多万亩退化及未利用土地进行综合治理,变退化地为高产田,被称为“大地良医”。他始终认为,学科建设一定要秉持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学科价值根植于它能不能解决问题和产生社会效果,“科技服务国计民生就是地学人的永恒追求”。

改革创新,走向世界

河大地学楼前,有一处为纪念冯景兰先生而设的“景兰苑”。苑中,与冯景兰塑像并立的,是一棵从兰考移植而来的泡桐。

每逢新生入学,刘彦随都会在这里讲授一堂别开生面的学科思政课,从兰考的一粒“沙”讲起,带领同学们从冯景兰科学家精神与焦裕禄精神中汲取力量。

“事业靠传承,学科靠创新。”自2023年加入河南大学以来,刘彦随就在持续思考:如何让河大百年地学扬长补短、提质进位?

“河南大学地理学科历史悠久、根基深厚,只是视野没有充分打开,只顾着埋头苦干,少了点‘仰望星空’。”刘彦随言语间颇为惋惜,“作为地理学者来讲,我心里是有点不服气的。河大地学做得这么实,应该再上一层、再进一步。”

破局的关键,首先在于学部制改革和学科创新。瞄准一流学科建设目标,在刘彦随的推动下,2024年11月,河南大学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正式成立。“这是中国乃至全球第一个以‘地理科学与工程’命名的学部,将有力促进河大地学‘换道超车’。”乔家君说。

确立地理科学与工程交叉融合的学科定位,形成现代地理学“科学—技术—工程—实践”四维融通的育人模式,沿循“理工结合、科教融合、校地联合”的“三合一体”发展路径,聚焦综合地理学与地理工程、自然地理学与资源环境、人文地理与区域发展等六大学科方向……河大地学迎来发展新机遇。

“学部成立近一年来,我们已在国际、国内重点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量质齐增,实现国际顶刊论文和重大项目新突破。”河南大学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丁志伟介绍,“今年2月,我们参与共建的空间基准全国重点实验室正式启动,实现了河大地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

“融会贯通,经天纬地”,这一句简短却饱含宏大愿景的部训,正为新一代河大地学人所笃行。

今年4月,河南大学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在黄河“开封凹陷”处打下千米深钻,开启破译黄河百万年来生长发育变迁“密码”的科研征途。

“本次深钻将首次创建‘开封凹陷’的完整地层档案,从微观尺度科学总结古代黄河频繁改道的原因,探寻黄河故道湖相与河相变迁证据,揭示中原文明兴衰与地理环境关联机制。”刘彦随说,“同时,通过建立首个大河文明区深钻数据库,我们有望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乃至全球化气候适应性人地系统调控提供‘河大方案’。”

而关于河大地学的未来发展,刘彦随的构想也正在逐一走进现实。

“我们要立足中原,面向全国,走向世界。”刘彦随说,不久前,河南大学地理科学与工程学部恢复大洋洲地理研究中心、成立中亚地理研究中心,启动了学科引智工程重大项目。河大地学走入越来越多国际学者的视野。

目前,在国家乡村振兴(兰考)研究院,刘彦随正带领师生开展地理工程研学实践活动,通过对一棵棵泡桐树、一粒粒黄河沙、一幅幅遥感影像、一个个城镇乡村的调查研究,深入领会如何为大地“把脉”“开方”。

“让河大地学真正经世致用,服务国之大者。”刘彦随充满信心。(记者 韩朝阳 袁月明 卫子轩)

(新华每日电讯)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宗馥莉输了?娃哈哈大会背后的四个真相

宗馥莉输了?娃哈哈大会背后的四个真相

数字财经智库
2025-11-19 11:56:47
“你儿子以后多半是个力工”,母亲晒学习环境,地面已经说明问题

“你儿子以后多半是个力工”,母亲晒学习环境,地面已经说明问题

熙熙说教
2025-11-16 18:59:41
中导撤离,高市早苗被骗了!日本全国将沦为战场,这句美军听懂了

中导撤离,高市早苗被骗了!日本全国将沦为战场,这句美军听懂了

起喜电影
2025-11-19 14:21:36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迎来好消息,除了养老金外,还有一笔钱能领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迎来好消息,除了养老金外,还有一笔钱能领

社保小达人
2025-10-27 14:50:06
无法共情!俞敏洪连发10条南极游视频,公开信激怒全网打工人

无法共情!俞敏洪连发10条南极游视频,公开信激怒全网打工人

雷科技
2025-11-18 15:48:27
勇士又把文班亚马“废了”,这下马刺百分百跌出季后赛资格区…!

勇士又把文班亚马“废了”,这下马刺百分百跌出季后赛资格区…!

田先生篮球
2025-11-18 22:32:34
谷歌深夜炸场:Gemini 3正式发布!自ChatGPT发布以来最激动人心的事件

谷歌深夜炸场:Gemini 3正式发布!自ChatGPT发布以来最激动人心的事件

AI寒武纪
2025-11-19 01:42:12
中方的一句话,日本30年努力全白费,绝无可能成为联合国“五常”

中方的一句话,日本30年努力全白费,绝无可能成为联合国“五常”

乐天闲聊
2025-11-19 14:51:05
日本对中国的反击好猛,一个接一个,高市早苗断定:友国定会帮忙

日本对中国的反击好猛,一个接一个,高市早苗断定:友国定会帮忙

娱乐圈的笔娱君
2025-11-19 13:13:38
随着韩国1-0越南,熊猫杯最终积分榜:国足屈居亚军,汪士钦染红

随着韩国1-0越南,熊猫杯最终积分榜:国足屈居亚军,汪士钦染红

侃球熊弟
2025-11-18 17:26:04
5-1,53岁波切蒂诺发威:率队大胜乌拉圭,世界杯东道主豪取3连胜

5-1,53岁波切蒂诺发威:率队大胜乌拉圭,世界杯东道主豪取3连胜

侧身凌空斩
2025-11-19 09:57:31
女子离婚1年想复婚,结果前夫娶了小6岁娇妻,网友:被秒杀

女子离婚1年想复婚,结果前夫娶了小6岁娇妻,网友:被秒杀

农村情感故事
2025-11-05 13:08:58
发现一个残酷真相:如今,十个离婚的女性中,有九个都会后悔

发现一个残酷真相:如今,十个离婚的女性中,有九个都会后悔

伊人河畔
2025-09-26 16:26:26
杭州母亲偷看00后女儿手机大吃一惊:月薪九千元的女儿每月花五千元购买秒回师服务

杭州母亲偷看00后女儿手机大吃一惊:月薪九千元的女儿每月花五千元购买秒回师服务

观威海
2025-11-15 15:06:06
不出意外的话!苏林会成为第二个黎笋

不出意外的话!苏林会成为第二个黎笋

近史谈
2025-11-02 18:54:35
hr每次都疼怎么办?

hr每次都疼怎么办?

性学研究僧
2025-11-18 23:18:30
这8种东西不能用酒精擦,一擦就坏,再也修复不回来了!

这8种东西不能用酒精擦,一擦就坏,再也修复不回来了!

装修秀
2025-11-13 11:50:03
顶流小生人设崩塌!私底下竟是圈内玩咖,手段惊人……

顶流小生人设崩塌!私底下竟是圈内玩咖,手段惊人……

毒舌八卦
2025-11-17 23:05:50
俄军出动装甲冲锋队拼死救援多布罗皮利亚包围圈惨遭歼灭

俄军出动装甲冲锋队拼死救援多布罗皮利亚包围圈惨遭歼灭

环球热点快评
2025-10-28 13:35:40
八村垒把身价打没了!篮下终结拉胯,防守+篮板毒瘤,下替补吧!

八村垒把身价打没了!篮下终结拉胯,防守+篮板毒瘤,下替补吧!

细话篮球
2025-11-19 15:12:21
2025-11-19 16:00:49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incentive-icons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北青网官方网易号
1034806文章数 85349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北京市海淀区万泉小学四十年深耕不辍,生态育人硕果盈枝

头条要闻

男子吐槽乱插队被80多岁老人打伤 对方喊话"谁敢拦我"

头条要闻

男子吐槽乱插队被80多岁老人打伤 对方喊话"谁敢拦我"

体育要闻

世界杯最小参赛国诞生!15万人岛国的奇迹

娱乐要闻

又反转!曝喻恩泰出轨美女律师

财经要闻

黄金税改两周,水贝低价神话终结?

科技要闻

一夜封神,Gemini 3让谷歌找回“碾压感”

汽车要闻

此刻价格不重要 第5代帝豪本身就是价值

态度原创

游戏
亲子
手机
艺术
家居

KK官方对战平台StarsWar12线下赛圆满结束,传奇不老,战魂不灭!

亲子要闻

韩国奶爸带双胞胎萌娃体验80年代的韩国生活

手机要闻

华为Mate X7折叠屏手机今日开启预订:搭载麒麟9030芯片

艺术要闻

启功:我是画家,但书名超过了画名

家居要闻

水岸美学 书香人文生活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