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黄浦区,68岁的退休教师老张拿着手机,犹豫了很久才拨通儿子的电话。
"儿子,能不能借我两块钱买水?"
电话那头传来键盘敲击声停顿的瞬间,儿子小张正在处理公司的财务报表。
看到父亲来电显示,他心里就有些疑惑,因为父亲很少在上班时间打扰他。
听到这个请求,小张更是愣了一下。
父亲每月退休金五千块,生活绰绰有余,怎么会缺两块钱买水?
![]()
这已经是这个月第三次了,父亲总是用各种理由要借小钱。
上次说忘记带钱包,要借三块钱买菜。
再上次说手机没电了,要借五块钱去充话费。
每次金额都很小,但频率越来越高。
小张心里开始犯嘀咕,父亲这是怎么了?
挂断电话后,小张坐在办公桌前发呆。
最近半年,父亲的行为确实有些反常。
有一次说家里的钥匙丢了,后来在冰箱里找到。
还有一次说电视遥控器坏了,其实是电池没电。
前两周打电话说邻居家的狗跑到他们院子里,要他去帮忙赶走,结果那只狗三年前就死了。
这些零碎的小事,单独看起来没什么,连在一起就让人担心了。
小张越想越不对劲,决定请假回家看看。
晚上九点多,小张开车回到上海郊区的老房子。
推开院门,他看到客厅还亮着灯。
父亲正坐在桌子前,面前摆着一堆东西。
走近一看,小张完全呆住了。
桌上铺满了他从小到大的照片、奖状、作业本。
每样东西都贴着小纸条,上面写着详细的时间和事件。
"这是小张六岁时画的全家福"。
"这是小张初中时的三好学生奖状"。
"这是小张大学毕业时我们的合影"。
父亲手里正拿着一个小信封,上面写着"给小张买水的钱"。
信封里装着一张崭新的十元钞票。
"爸,您这是在干什么?"小张的声音有些颤抖。
老张抬起头,看到儿子时先是一愣,然后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
"小张?你怎么回来了?"
父亲的眼神里有一瞬间的茫然,好像在努力确认眼前这个人是谁。
"我怕自己会忘记你的样子,所以把这些都整理出来。"老张指着桌上的物品说道。
"那为什么总要借钱买水呢?"小张终于问出了心里的疑问。
父亲沉默了很久,低下头摆弄着手里的信封。
"因为这样你的名字就会在我手机里出现,我就能记住你还在我身边。"
这句话像雷电一样击中了小张的心脏。
原来父亲不是真的缺钱,而是怕忘记自己的儿子。
那些看似无理的借钱请求,其实是父亲在用自己的方式,拼命抓住与儿子的联系。
小张忍不住红了眼眶,走过去紧紧抱住了父亲。
第二天,小张陪父亲去了医院。
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症早期。
"病情还能通过药物控制,但最重要的是家人的陪伴和记忆训练。"医生叮嘱道。
听到这个诊断,父亲反而显得很平静。
"我早就感觉到了,记性越来越差,有时候连自己在哪里都不知道。"
回家的路上,父亲突然开始讲述小张小时候的故事。
他记得小张三岁时第一次叫爸爸的样子。
记得小张上学第一天哭着不肯进教室。
记得小张考上大学时他激动得一夜没睡。
这些美好的回忆像珍珠一样串联在父亲的心里,即使疾病来临,也无法轻易抹去。
从那以后,小张每个周末都会回家陪父亲。
他们一起翻看老照片,听父亲讲过去的事情。
有时父亲会忘记小张的名字,但始终记得要"借两块钱买水"。
那个装满回忆的盒子成了他们最珍贵的宝物。
里面不只有过往的美好时光,更承载着父亲对儿子最深沉的爱意。
爱比记忆更持久,即使时光会带走一切,但那份温暖永远不会消失。
就像那两块钱一样,看起来微不足道,却包含着世间最珍贵的亲情。
当我们还能清楚地记住彼此时,请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机会。
多说一句关心的话,多看一眼对方的笑容,多创造一些值得珍藏的回忆。
因为在漫长的人生里,能用两块钱换来的,也许就是最无价的感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