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商务部等7部门开展“东绸西固”工作:到2028年全国茧丝绸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

0
分享至

来源:上海证券报

商务部等7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茧丝绸产业“东绸西固”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要求,统筹东中西部茧丝绸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适应茧丝绸产业梯次转移需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茧丝绸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形成茧丝绸产业“东部创新引领、中西部产能支撑、东中西部协同互补”的发展新格局。

《通知》明确,到2028年,东部地区打造10家左右营收超100亿元的行业领军企业,培育20个以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际营销网络的国内外知名品牌,高端丝绸产品出口在本区域占比超过50%。中西部地区建成一批茧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区,培育10家以上营收超5亿元的龙头企业,优质茧、丝、绸产量在本区域占比达到75%以上。突破智能缫丝、机器选茧、绿色印染等10项关键技术,全国茧丝绸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

受访专家认为,中国是茧丝绸产业的大国,推动茧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有助于农民增收,而且对满足消费者高品质生活需求、促进外贸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开展茧丝绸产业“东绸西固”工作是优化产业布局、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举措,可破解区域发展失衡问题,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

商务部消费促进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自2006年商务部实施“东桑西移”工程以来,广西、四川等中西部省份种桑养蚕规模不断扩大,占比已超过70%。同时,东部地区织绸、印染、服装加工等后道环节用工、用地成本上升,产业转移需求动力增强。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我国茧丝绸产业虽规模居全球前列,但仍存在原料供应不稳定、生产加工短板明显、市场与贸易风险高、产品协同与品牌薄弱等突出问题。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中西部茧丝绸产业设备落后,智能缫丝等技术应用不足,而东部创新与中西部产能衔接不畅,部分关键环节存在短板,后续转型升级需多管齐下。

“东绸西固”是“东桑西移”工程的深化与升级。中国数实融合50人论坛智库专家洪勇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策的核心是通过区域分工,推动产业从“原料西移”迈向“价值共创”。东部凭借科技与市场优势,主攻高附加值的研发设计与品牌营销;中西部则依托原料与产能基础,做强深加工与配套。

《通知》提出3方面9项重点任务:中西部地区延伸产业链条,夯实产业发展基础方面,增强茧丝保障能力、提升绸缎加工能力、完善印染配套能力;东部地区强化科技引领,促进产业提质升级方面,强化技术研发能力、提升产品设计能力、打造品牌竞争力;以东促西加强协调联动,推动产业协同发展方面,搭建信息平台、开展项目对接、加强跟踪服务。

洪勇认为,“东部创新-中西部制造”的协同模式不仅破解了东部成本高企、中西部附加值低的困局,更通过关键技术突破,如智能缫丝、绿色印染等,为传统产业升级提供了新范式,有望重塑全球丝绸产业竞争格局。

《通知》明确了区域分工与量化目标,为发展提供清晰导向。同时,总体要求既聚焦智能缫丝等10项关键技术攻关,又通过搭建平台、强化要素保障推动东部产业向中西部梯次转移,破解发展瓶颈。付一夫认为,未来茧丝绸产业将呈现“技术智能化、布局协同化、产品高端化、生态绿色化”等特点。

茧丝绸产业跨多个产业部门,洪涛表示:一方面可以发力高端消费与文化融合,开发丝绸联名款、非遗衍生品,布局高端定制服饰,推进“丝绸+文旅”模式建设特色小镇;另一方面拓展新兴应用领域,推动丝绸材料进入医疗美容、生物材料等领域,打破传统服饰局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能源网 incentive-icons
中国能源网
《中国能源报》社有限公司官网官方账号,专注能源行业报道的垂直媒体,是能源专业产经传媒平台。
52024文章数 78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