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电影《长津湖》播出后,无论大人,小孩,男人,女人,甚至当年参加长津湖战役的老英雄观后反响都非常强烈,其中一句台词令人记忆犹新,台词是这样说的:我们这一代不打,我们的下一代就要打;电影里面的先辈们为后代的和平,幸福生活付出巨大牺牲,电影里面其中一个人物很特别,他就是雷公,他随身所带的除了武器还有一个小喇叭,是用来听敌人的动向的,因为雷公作为炮排排长,经常操作迫击炮,耳朵受到损伤,雷公这个人物身上除了带了一只小喇叭外,还有一个非常令人疑惑的特点,那就是雷公的两肩上披了厚厚的垫子,那它是干什么用的呢?笔者查找资料,发现不少新知识。
![]()
朝鲜战争时期,志愿军的武器装备落后所致
朝鲜战争爆发后,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三军联合从仁川登陆,将朝鲜拦腰截断,凭借强大的陆海空,美军几乎在没有任何阻挡下,就饮马鸭绿江边,在这样的背景下,九兵团奉命紧急入朝参战,九兵团根据命令在长津湖一带伏击美军陆战一师,7师以及南朝鲜一个军团,由于仓促入朝,御寒的棉衣,手套,棉鞋都未及时添补,武器弹药也是属于轻步兵级别,可以说是小米加步枪与武装到牙齿的敌人进行战斗。
![]()
![]()
像电影《长津湖》里面的穿插7连,应该属于加强连,因为这个连配备有炮排,一般的连根本没有炮排,在当时的条件下,最多是在营级别配备炮排,所以说穿插连7连属于高配,自然也就是加强连,电影里面的雷公带领炮排扛着迫击炮,起到关键作用了,电影里面就经常见到雷公和战士的肩膀上披有厚厚的垫子。
![]()
雷公的两肩上披了厚厚的垫子究竟是什么用?
士兵两肩披上厚垫子在世界军事史上记录显示各个国家的军队都曾经使用过。自一战爆发后,武器的火力迅猛发展,尤其是迫击炮的出现,填补了步兵火力不足的缺陷,在步枪射程达不到的距离,重型火炮即金贵又笨重,移动起来非常麻烦,往往需要更多的士兵和骡马前拉后推,只有在大型战争才会使用,而迫击炮则完全不用担心这些问题,因为迫击炮小巧,火力又能满足步兵的火力支援需求,尽管迫击炮小巧,火力也强,但是主要靠人力肩挑手扛,常言道:“远道无轻担”,长时间扛着迫击炮到处移动。
![]()
![]()
甚至有时候不仅要扛着跑还要扛着爬山,再厉害的士兵也难以承受,后来在长期的时间实践中,就发明了在士兵的肩上披上厚厚的垫子,以缓冲劳累,减轻士兵的压力。所以说雷公肩上的垫子既不是防雨雪也不是保暖,而是减轻士兵疲劳。
![]()
![]()
真实的志愿军着装
![]()
![]()
电影《长津湖》以雷公为代表的英雄先辈们,为了后辈们的和平幸福的生活,不惜身死,写到这不禁想起了徐锡麟 的《出塞》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向志愿军战士致以崇高的敬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