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11月17日山大电力(301609)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11月17日接受机构调研,中信证券李子硕 凌珑 刘煜坤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
问:故障录波装置、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产品未来有哪些市场增量变化?
答:故障录波装置、输电线路故障监测装置等产品,随着智能化技术迭代、老旧设备更换升级、全国产化替代加速,以及应用场景和电压等级的延伸,未来将会有更的大市场增量需求。
问:请公司基础的业务结构划分,比如储能、充电桩这些在财务报表里面划入到哪些板块,粗略看是多大的体量?
答:公司致力于电力系统相关智能产品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基于在智能电网领域积累的电网监测技术和电气系统设计及集成化能力,形成了电网智能监测和新能源两大业务板块。公司储能业务与充电桩业务均归属于新能源业务板块。2024年度,新能源业务实现收入7,904.85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12.06%,2025年1-9月收入保持相对稳定。
问:公司最近三年非公开招标的比例增加,主要是什么原因?
答:公司近年来销售订单中非公开招投标比例有所提升,主要源于部分业务板块中客户采购方式的结构性变化,此类非公开招投标以竞争性谈判为主,其采购流程和公开招投标流程相似。相比公开招投标,竞争性谈判采购因有效、灵活、规范的特点,是集中采购客户经常使用的方式。
公司客户主要为国央企,这类客户采购流程规范严谨,为公司业务的合规性提供了坚实基础。
问:请公司新二次产品品类以及对这一行业的技术变化以及行业竞争情况的看法?
答:随着电网智能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与升级,公司持续推动产品创新与技术迭代,已开发出保护压板状态在线监测装置、新一代自主可控智能故障录波装置、输电线路覆冰监测装置、微气象在线监测、电缆故障定位以及电缆通道在线监测等一系列新二次产品品类,整体技术发展呈现出智能化、集成化与全面自主可控的显著趋势。
当前,随着国产化替代全面推进、人工智能技术的持续应用以及电网智能运维需求的持续增强,行业竞争已逐步从单一产品竞争转变为以技术积累、研发投入和迭代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实力竞争。公司凭借扎实的技术基础、持续的研发投入和高效的创新能力,在响应电网新型业务需求、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与技术演进等方面,已形成一定的先发优势,有望在未来市场竞争中持续巩固并提升自身竞争力。
问:请公司对储能业务的策略和发展规划。公司在哪些技术、资源方面会有优势,以及如何利用这些优势?
答: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于2025年8月27日联合印发并于同年9月12日公开发布的《新型储能规模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到2027年,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预计达到1.8亿千瓦以上,带动项目直接投资约2500亿元,产业发展空间广阔。该方案提出,将推进电源侧储能与新能源基地规划建设,拓展电网侧关键节点独立储能电站布局;聚焦工业园区、算力设施等应用场景,创新绿电直连、虚拟电厂等应用模式。同时依托国家产业技术平台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及试点推广。
公司紧密围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积极布局储能业务,在技术路径、市场定位与资源整合方面形成差异化发展策略。目前,公司储能业务聚焦于用户侧,市场定位于工商业分布式储能。相较于电源侧与集中式储能领域因同质化竞争带来的价格压力,工商业储能更强调基于用户实际用电负荷,提供定制化的系统配置与运行策略,技术门槛较高,市场格局更为清晰,具备持续发展潜力。
在技术与产品方面,公司已成功开发出储能相关的核心设备并已实现销售,产品包括储能产品和微电网系统(包括微电网监控系统、微电网并网一体化装置、电能路由器、交直流变流器、直流变流器、双向V2G充电机等),可以为客户提供系统方案设计及集成化服务,实现从提供储能单一产品到提供源网荷储的交流互联、综合能源管控平台整体解决方案的战略转型。
在客户方面,公司依托长期以来与大型国资背景企业建立的合作关系与信任基础,持续拓展规模企业及央企国企等优质客户。同时,公司具备相关总承包资质,能够在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基础上承接储能总承包项目,形成与纯设备制造商或施工企业相比的差异化竞争力。
综上,公司储能业务将充分发挥在用户侧场景下的系统设计能力、产品整合能力与项目总包服务优势,坚持以技术驱动和专业服务为核心,积极参与并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问:请公司充电桩业务后续是否还重点投入?
答: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结构转型持续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成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层面持续出台支持政策,推动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
2025年9月24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等六部委发布《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发改能源〔2025〕1250号),明确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为行业带来广阔发展空间。
公司目前主要聚焦于公共充电桩领域,以国家电网及其下属电动汽车公司、石油石化、港口等为目标客户,业务涵盖充电设备供应、运维服务及建设施工等。尽管当前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但公司在上述客户群体中受影响相对有限。未来,在稳定现有市场基础的同时,公司将积极拓展高速、城投、石化、铁塔等大型国资背景客户,逐步构建“研-产-销-服”一体全链条产品服务体系。
在技术布局方面,公司持续巩固一体式直流充电桩、群控充电桩等领域的技术优势,并积极推进全液冷超级充电桩的开发,以满足市场对快速充电日益增长的需求。此外,随着大量充电桩和光伏项目投运对电网稳定性带来的挑战,V2G充放电技术正逐步成为行业重要发展方向。公司作为国内少数具备V2G充放电设备制造能力的企业,相关产品已在多个省份投入运营,运行效果良好,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自2026年8月1日起,充电桩生产制造将强制实施CCC认证,预计将促进行业规范化发展,推动竞争从价格导向转向技术和服务质量导向。基于政策支持、市场前景及技术积累,公司将继续保持对充电桩业务的战略投入,把握行业结构性机遇,推动业务持续健康发展。
问:关于市值管理,部分央企、国企有市值管理考核目标,请公司是否有涉及?
答:作为山东大学所属上市公司,公司实控人和控股股东重视并支持公司积极开展市值管理相关工作。公司非常重视市值管理,会结合公司发展规划与市场环境,通过稳健经营、规范治理、加强投资者关系维护等多维度举措,推动公司市值与内在价值相匹配,为股东创造持续稳定的报。
问:请公司2025年的业绩情况?
答:公司上市后,全面统筹规划未来发展战略与经营目标,将继续稳步推进各项业务拓展,公司看好未来业绩增长,具体的业绩情况请以公司后续发布的公告为准。
山大电力(301609)主营业务:电网智能监测和新能源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
山大电力2025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主营收入4.59亿元,同比上升10.34%;归母净利润8732.16万元,同比上升7.6%;扣非净利润8023.91万元,同比上升1.97%;其中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1.79亿元,同比上升5.16%;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798.92万元,同比下降5.59%;单季度扣非净利润3379.62万元,同比下降16.05%;负债率30.73%,投资收益27.64万元,财务费用-460.65万元,毛利率42.89%。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