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科 / 赵 芳 供稿】近日,小编一行周末暂别深圳市区的喧嚣,一头扎进马峦山休闲农场,从晨光微熹到夜幕降临,沉浸式体验了一场集自然野趣、文化研学与浪漫休闲于一体的旅程。
![]()
车子刚停稳,“梦之恋民宿”的木质门匾便映入眼帘。民宿依偎在青山旁,庭院里种满三角梅,藤架下摆着藤椅,推门而入时,木质家具的温润感扑面而来,瞬间卸下了旅途疲惫。放下简单行李,第一站直奔“味之恋农庄”——这里的食材全是农场自供,刚从田里拔的青菜清炒后带着清甜,柴火慢炖的农家土鸡汤香气四溢,连蘸料里的辣椒都是现舂的,一口下去满是山野的本味。
![]()
![]()
饭后的时光交给田园采摘。提着小竹篮走进蔬菜大棚,翠绿的小番茄、饱满的黄瓜挂满枝头,伸手就能摘下最新鲜的果实,指尖沾染着泥土与果蔬的清香。同行的小朋友一边摘一边问“黄瓜为什么长在架子上”,农场工作人员顺势开启了“田间小课堂”,从植物生长周期讲到光合作用,让采摘变成了生动的科普教育,连成年人都听得津津有味。
![]()
沿着田埂往前走,便到了小动物园。小羊羔温顺地凑过来蹭手心,小兔子在围栏里蹦跳,孩子们拿着投喂盒小心翼翼地递上青草,笑声在草地上回荡。隔壁的爬行动物科普馆则是另一番奇妙天地:玻璃展柜里,鬃狮蜥趴在岩石上晒太阳,玉米蛇缓慢地舒展身体,现场把蜥蜴、蛇及乌龟等动物用双手抱起来,游客零距离与可爱的爬行小动物们接触、体验,讲解员用通俗的语言介绍它们的生活习性与生态作用,打破了大家对爬行动物的刻板印象,十足的研学范儿。
![]()
![]()
![]()
下午的行程藏着文化惊喜——非遗生态村。老手艺人坐在竹编架前,指尖翻飞间,一根普通的竹子渐渐变成精致的竹篮;剪纸摊位上,红纸在剪刀下流转,转眼就剪出了马峦山的轮廓与深圳的地标。我试着坐下学编竹筐,虽只编出歪歪扭扭的半成品,却真切触摸到了非遗技艺的温度,也读懂了“慢工出细活”的道理。
![]()
待夕阳西沉,农场的浪漫才真正开场——夜幕下的休闲营地亮起了串灯。搭在草坪上的帐篷旁,音乐轻抚,人们围坐在一起,吃着烤肉、窑鸡、喝着啤酒,有的聊天说笑,有的弹着吉他轻唱,抬头是漫天繁星,耳边是虫鸣与歌声。偶尔有晚风拂过,带来山野的清新气息,这一刻,所有的疲惫都被温柔消解。
![]()
临走前回望“梦之恋民宿”的灯火,忽然觉得这趟旅程最珍贵的,不仅是见过的风景、尝过的美食,更是在自然与文化中找回的松弛感——原来在深圳的近郊,藏着这样一处能让人慢下来、感受生活本真的桃源秘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