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成武县汶上集镇秦田庄村的冬枣园迎来采收旺季。园内茂密的枝叶间,饱满的冬枣挂满枝头,不仅以其“脆甜无渣”的优良品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采摘购买,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家门口的就业机会,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丰收。一颗颗小小的冬枣,正汇聚成一股强劲的产业“热流”,温暖着村民的心田,也为乡村发展点燃了新的希望。
走进秦田庄村的冬枣园,扑面而来的不仅是清新的枣香,还有高涨的人气。枝头间,颗颗饱满的冬枣令人垂涎;游客们手提果篮,边摘边尝,赞不绝口。“这儿的枣特别脆甜,我们每年都来,已经是‘铁粉’了!”正在采摘的游客李华生笑着说。
这股“采摘热”的背后,是园区负责人田知敏近十年的“冷”钻研。“我们从滨州沾化引种开始,如今已发展出冰糖枣、蟠枣等6个热门品种。通过不断改良技术,今年亩产达3500多公斤,品质也一年比一年好。”田知敏介绍,优良的品质让冬枣供不应求,亩收益稳定在两、三万元。
冬枣的“热”,还体现在其带来的就业“热”潮上。随着冬枣园规模的扩大和口碑的积累,日常管护、采摘包装等用工需求持续增加,为周边村民创造了大量灵活就业的机会。“在这儿干活,一天60块钱,离家还近。”村民袁雪荣的话,道出了许多在此务工村民的心声。这份家门口的稳定收入,让冬枣的“甜蜜”从舌尖蔓延至心间,提升了村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面对持续增长的市场关注度和消费热情,田知敏的规划也更加“热切”:“明年我们计划再上新台阶,推动冬枣产业走向规模化、扩大化,让这份‘热度’辐射更多乡亲,共同把这份‘甜蜜事业’做大做强。”
从最初的引种试种“冷启动”,到如今线上线下名气的“热传导”;从个人创业的“星星之火”,到带动共富的“燎原之势”,秦田庄村的冬枣园凭借过硬的品质和良好的口碑,成功将产品“热度”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效益。这颗“热度”不断攀升的小冬枣,已成为成武县汶上集镇一张闪亮的“绿色名片”,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与温暖。
菏泽报业全媒体记者 仝志华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