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还没有发力,日本就倒下了。经济巨震,7至9 月日本 GDP 年率 -1.8%,这是六个季度以来的首次负增长,而且还是在日元贬成纸、央行拼命救场、美欧游客回流的情况下出现的跌幅。这下高市要负全责。
![]()
日本没想到,中方的反制还在继续,继中方宣布拒绝在接下来的G20峰会,和高市早苗见面后,还单方面取消了中日论坛。另外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中国游客数量锐减,给日本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2.2万亿日元,2.2 万亿概念是什么?差不多等于整个北海道一年半的财政收入。这影响,一点也不比朴槿惠当年的萨德风波,中方的限韩令下的影响小。如此看来,高市一句话,日本文旅产业得抖三个月。
日本经济本来就在低速区间:工业空心化、人口塌陷、通胀下收入不涨。这种情况最害怕什么?害怕一个“领导人突然把国家往高风险方向推进”。而高市干了三件日本商界最不愿看到的事:第一,把“台海冲突”与“日本动武”硬绑定。第二,公开推动修改“无核三原则”。第三,把对华关系推向不稳定区间。
台海问题极敏感,且关系中国核心利益。日本在这个议题上越界,影响从来不是外交层面的,而是投资预期,风险偏好,外需恢复速度。最容易受伤的,就是文旅、零售、航空、消费这些日本的面子产业。
![]()
结果很快就看到了:日本电影在华撤档、访日团缩量、企业暂缓合作、股价暴跌。高市的“强势态度”,换来的不是安全,而是经济寒流。
日本媒体现在内部讨论得很激烈,称中日关系不能再冷下去,高市路线会让经济先受伤。台海表态必须谨慎,不要引火烧身。以及中国市场不能丢,否则恢复难度太大。这不是某一家媒体的情绪,是几乎所有商界、智库与中间派的共识。
这是因为因为趋势太明显了:当中国减少互动时,日本的经济温度立刻下降。而高市选择的偏偏是,在经济低迷的时刻,提高地缘政治风险的上限。结果就是:GDP 跌 1.8% ,日本的经济体质经不起这种折腾了。
高市现在的路线,本质上是对美国极度依赖,以及对中国高度对立,同时对经济风险严重低估,把外交当舞台,把安全当口号。但日本不是冷战时代的日本,现在的日本经济需要稳定、需要合作、需要外需,需要文化交流。
因此日本这次 GDP 下滑与股市跳水,给出的信号非常明确:日本真正的风险,不来自外部冲突,而来自内部错误判断。中国没发力,日本自己先摔了,这是经济规律所决定的。
对抗时代结束了,合作时代才是日本的生命线。日本想走“强硬路线”,可以,但要看经济基础够不够撑。现实很残酷——撑不住。经济和外交,本来就是连在一起的。高市以为自己是在展示“强硬姿态”,但经济告诉她,她可以耍狠一时,但日本经济扛不住她长期耍狠。
![]()
中日这次的风波接下来会如何走向?从日本政治生态、右翼生态、选举结构、高市个人性格来看,她基本不会道歉,就算道歉,也没什么用。毕竟她道歉,中国也不会因此恢复先前节奏。中日关系是大国关系,不是嘴上说两句就能复原的。尤其是涉及核心利益的问题。嘴软不等于动作软。因此这件事到这已经不是“说不说话,道不道歉”的问题,而是“走哪条路”的问题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