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朝鲜内战打响,起初北朝鲜形势一片大好,南朝鲜被打得节节败退。可没过多久,美国就插手进来,还联合其他国家组成了“联合国军”,对北朝鲜发起猛攻。
仁川登陆之后,局势彻底反转,“联合国军”一路把北朝鲜军队打回三八线以北。但美军并不满足,一心想要越过三八线继续进攻,在他们的有意推动下,战火甚至烧到了中国境内。
面对美国如此过分的行径,毛主席毅然决定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当时国内有些人并不赞同支援朝鲜,特别是苏联决定不再提供空中掩护后,他们觉得没有空军保护,我军在陆地上的行动都会暴露在敌人眼皮子底下,就算打赢了,伤亡也会极其惨重。
![]()
然而,美军的行为愈发过分,毛主席最终还是下定决心抗美援朝,并任命彭德怀率领志愿军入朝作战。由于斯大林突然变卦,志愿军入朝的方式不得不做出改变,必须得隐蔽行踪,不然就会面临美机的狂轰滥炸。
10月15日深夜,第42军率先入朝。早在三个月前,42军军长就仔细勘察过中朝边境,最后决定在水下搭建桥梁。这样既能保证部队顺利通行,又能防止美军空袭,可谓一举两得。
而且所有志愿军都是趁着夜色入朝。当时中朝边境虽然有大量侦察机,但受限于技术,夜晚能见度极低,再加上志愿军都是深夜行动,侦察机根本发现不了什么。
入朝前,志愿军还进行了严格的保密训练。要求部队在黄昏后停止一切活动,凌晨四点前完成隐蔽,还会有专人检查,确保不会暴露目标,为入朝后躲避敌人做好准备。
为了迷惑敌人,我军还穿着朝鲜军装,就连部队番号也用的是“志愿军”,而非“中国人民解放军”,就是想让美军情报系统误以为这是东北民众自发组织的队伍,从而放松警惕。
靠着这些办法,38万志愿军成功秘密入朝,随后发起了第一、二次战役。
![]()
可让人意外的是,美方其实早就知晓有38万志愿军入朝的消息,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问题出在我军内部。入朝的第一批志愿军里,有一支队伍是原国民党军队起义过来的,就是第50军,军长曾泽生,他之前是国民党第60军的。
曾泽生起义是因为受不了国民党军队里的差别对待,他们属于“杂牌”军,常常被克扣粮草和武器,打仗时还得冲在前面。所以在长春时,曾泽生决定起义,战士们也都愿意跟着他投奔解放军。不过,队伍里混入了国民党的间谍,跟着一起来到了解放军内部。
解放战争期间,第60军一直在东北训练,南下打扫战场时,这个间谍没得到什么有用信息。直到朝鲜战争爆发,他通过旁敲侧击,获取了志愿军要入朝的情报,接着又陆续得到更多情报,然后秘密联系以前的战友,把情报送到了台湾。
蒋介石得知后,觉得这是个机会,就给麦克阿瑟发电报,说愿意派国民党精锐部队协助“联合国军”对抗“中国人民解放军”(蒋介石不知道解放军改称志愿军了)。蒋介石这么做,无非是想“反攻大陆”。
![]()
可惜他的这些小动作都被麦克阿瑟看在眼里,而且麦克阿瑟对蒋介石提供的情报根本不信。
麦克阿瑟在情报方面向来十分自信。早在很久之前,美国就多方搜集中国、苏联等国的情报,目的就是确认中苏是否会出兵朝鲜。美国所有军事情报机关都把这件事当成头等大事,可最后他们认定中国和苏联绝不会出兵。
他们觉得中国已经错过了最佳出兵时机,毕竟仁川登陆后,他们认为局势已无法逆转,而且中国军队没有海军和空军,这种情况中国不会出兵。
他们还觉得苏联不会参战,因为战争一开始,美国就向苏联放话,警告其小心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所以他们根本不把中国是否参战当回事。
另外,他们认为中国不具备参战的能力,当时中国百废待兴,不可能抽出兵力支援朝鲜。
最后,他们的侦察机和情报局都没发现中国军队的动向,再加上美国情报人员对中国军队的编制和语言不熟悉,导致情报出现偏差。
所以,麦克阿瑟看到蒋介石提供的情报后,根本不相信。他觉得美国情报局都得不到的情报,蒋介石怎么可能知道。
![]()
志愿军入朝后,迅速发起了第一次战役,把美军打得措手不及。这时麦克阿瑟才相信志愿军真的入朝了。
不过,麦克阿瑟即便相信志愿军入朝,也不认为装备精良的美军会输给志愿军。可惜他不懂骄兵必败的道理。
归根结底,还是麦克阿瑟对美军的武器和情报太过自信,这才导致第一次战役美军失败,最终在1953年,美国不得不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