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潜艇梦碎?韩美联合事实清单延迟发布,美国连“核燃料”都不敢提。
11月12日,韩国SBS电视台的一则独家报道揭示了韩美关系中的一场隐秘博弈:原本预计会尽快公布的美韩联合事实清单因美方内部意见分歧而被推迟。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要求从清单中删除有关“乏燃料后处理”和“铀浓缩”的表述,这一技术敏感话题迅速引发国际关注。
这一事件的核心在于韩美两国围绕核燃料技术转让的分歧。韩国希望通过核动力潜艇项目提升战略威慑力,而美国则在核不扩散义务与保护自身商业利益之间谨慎权衡。核燃料的获取对韩国至关重要,但美国对铀浓缩和乏燃料后处理技术的限制,使韩国的计划面临巨大阻力。
![]()
《韩美原子能协定》是1974年签订的核能合作协议,最初明确禁止韩国进行铀浓缩和乏燃料后处理。虽然2015年修订版协定放宽了部分限制,但仍要求韩国在相关技术上遵守严格规定。如今,韩国试图推动新一轮修订谈判,以便为核动力潜艇计划创造条件。然而,美国的冷淡态度表明,这一目标并不容易实现。
核动力潜艇被认为是现代海军的核心资产,其续航能力和隐蔽性能对韩国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面对朝鲜潜艇威胁,韩国希望通过引进核潜艇增强防卫能力。然而,这一计划面临多重挑战:核燃料依赖美国供应、建造成本高昂、技术门槛高且可能引发地区紧张局势。
美国对核燃料技术的限制不仅出于核不扩散考虑,更是为了保护自身在全球核能市场的商业利益。韩国近年来在核电技术出口方面表现抢眼,尤其是成功向阿联酋出口核反应堆技术,这引发了美国企业的担忧。如果韩国在核燃料技术上取得突破,其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对美国构成威胁。
韩国国内对核潜艇计划的看法也存在分歧。一些人认为核潜艇是提升战略地位的必要工具,但批评者指出,这可能导致韩国陷入“能力陷阱”,付出巨大代价却难以获得实质性收益。前正义党议员金钟大直言,核潜艇计划不过是“国家级虚荣”,最终只会削弱韩国的外交自主性。
![]()
中国对这一计划也表达了关切。外交部明确希望韩美双方履行核不扩散义务,并警告核潜艇计划可能对地区和平与稳定产生负面影响。历史经验表明,韩国在部署美国“萨德”反导系统后,中韩关系一度陷入低谷。如果韩国执意推进核潜艇计划,中韩关系可能再次紧张。
美韩事实清单的推迟发布,揭示了两国在核燃料技术问题上的复杂博弈。韩国发展核潜艇既是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提升自主防卫能力的重要一步。然而,这一计划注定面临技术、财政和外交的多重挑战。未来,韩美之间的分歧能否弥合,将直接影响东北亚的地缘政治格局。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