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钢结构建筑中一些有中庭的建筑,通常会有一层或多层通高的布置,这时中庭内部GKZ2和周边的一些柱子GKZ1的计算高度和其他非中庭部位柱子的计算高度会有明显不同。
计算中这些一个方向或是两个方向通高的柱子的计算长度需要单独定义,如果按照整体的层高计算柱的计算长度,会导致柱子的实际受力长度远大于计算值,存在安全隐患。
![]()
规范规定: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6(2015年版)第8.3.1条规定:框架柱的长细比,一级不应大于60√(235/fay),二级不应大于80√(235/fay),三级不应大于100√(235/fay),四级不应大于120√(235/fay)。
对于高层建筑,应满足《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建术规程》JGJ99-2015对框架柱长细比的规定。第7.3.9条:一级不应大于60√(235/fy),二级不应大于70√(235/fy),三级不应大于80√(235/fy),四级不应大于100√(235/fy)。除一级外,比混凝土抗规严格。框架柱的长细比关系到钢结构的整体稳定。研究表明,钢结构高度加大时,轴力加大,竖向地震对框架柱的影响很大。这条规定比《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的规定严格。
问题分析:
钢结构的稳定问题非常重要,设计钢结构尤其要注意钢柱的长细比。应注意穿层柱、挑空处的边柱,此位置极易出现长细比超出规范限值情况。设计时要注意查看钢柱长细比结果。
当钢柱的长细比不满足要求时,应调整框架柱截面尺寸或调整壁板的厚度,保证柱的长细比满足规范限值要求。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