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为川陕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却在战败后隐姓埋名23年,最终在饥寒交迫中离世,至死未向组织表明身份。
1960年寒冬,甘肃酒泉一处贫寒的农舍里,一位62岁的老人因病饿交加悄然离世。邻居们只知道他叫张炳南,是个流落当地的失散老红军。
没人想到,这位默默无闻的老人,竟是当年川陕革命根据地赫赫有名的省苏维埃政府主席熊国炳。
![]()
他曾是徐向前、李先念的战友,与陈昌浩、徐向前等11人共同组成西路军军政委员会,领导过600万人口的川陕根据地。
熊国炳的早年生涯充满艰辛。1893年,他出生在四川通江县熊家湾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原名熊廷南。
童年时期,他仅读了两年书就因家贫失学,父母迫于生计将他过继给他人为子。
![]()
崇山峻岭中的磨练,造就了熊国炳坚韧不拔的性格。他曾在深山老林中过着刀耕火种的生活,靠狩猎、贩卖山货、打短工、抬滑竿维持生计。
在山中狩猎时,他甚至与猛虎搏斗过,被当地人称为 “巴山勇士” 。
1932年12月,红四方面军入川,改变了熊国炳的命运。他被群众推选为竹峪乡赤卫军队长和乡苏维埃政府主席。
在创建革命政权的过程中,熊国炳积极肯干,勤奋努力,很快受到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的赏识。
1933年2月,川陕省苏维埃政府成立,熊国炳被推选为政府主席。令人惊叹的是,从参加革命到成为省苏维埃主席,他仅用了一年多时间。
![]()
在任期间,熊国炳抓政权建设,实行土地革命,组织地方武装,发展工农业生产,政绩斐然。
他亲自签署发布了《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布告》、《川陕省苏维埃政府肃反执行条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
熊国炳力主肃反实事求是,注意保护革命干部。当他发现清洗工作中存在问题时,立即向张国焘、陈昌浩等领导人陈述自己的观点。
经过他的不懈努力,川陕省各县苏维埃主席和保卫局长联席会议终于做出决定,纠正了肃反扩大化,为革命保存了大批精干力量。
![]()
革命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1935年春,熊国炳随红四方面军撤出川陕根据地后,他的妻子和两个儿子惨遭地主还乡团杀害。
亲生父母和妹妹也遭到残酷迫害。整个苏区陷入血雨腥风的白色恐怖中。
家庭惨剧没有击垮熊国炳的革命意志。1935年5月,张国焘成立自任主席的“西北联邦政府”,熊国炳后来任副主席。
由于对张国焘独断专权不满,他受到张国焘的冷遇。
在愤懑苦恼之时,中共川陕省委妇女部长张庭富经常安慰他,两人逐渐产生了爱恋之情。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得知后,在戎马倥偬中为他俩牵线搭桥,在毛儿盖结为革命伴侣。
![]()
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后,组成西路军,西渡黄河作战。党中央批准成立由陈昌浩、徐向前等11人组成的西路军军政委员会,熊国炳是11名委员之一。
西路军面对的是以“西北三马”马步芳、马鸿逵和马鸿宾为头领的“马家军”,有7、8万人。
![]()
在广袤的西部地区,马家军骑兵优势明显,孤军深入的西路军由于战略指挥上的失误和轻敌,加上远征作战的补给等诸多不利因素,最后惨遭失败。
西路军整建制21800人一大半战场牺牲或被俘后被杀害。熊国炳的妻子张庭富也是在一次突围中牺牲了。只有4千多人,经过营救回到延安。
1937年3月,西路军军政委员会在石窝山成立由李先念、王树声等人组成的西路军工作委员会,熊国炳任委员。
在最后突围时,熊国炳的警卫员中弹牺牲,他单枪匹马冲出敌群,刚跑上雪山,后脑被子弹擦伤,战马又被打死,将他摔进一个雪坑,脚被冻烂。
严重受伤后,熊国炳被俘,但他始终没有暴露身份,只说自己是个伙夫。敌人见他穿戴破烂,双脚被冻坏,猜测不是当官的,就把他关在裕固族头人的帐篷里,后被头人悄悄放行。
![]()
熊国炳带着伤痛,沿祁连山西行,到酒泉一个乡下被一位张姓老人收留,并用土法给他治愈了冻伤。
为不连累张大爷,熊国炳到了酒泉城。酒泉城里正在大肆搜捕红军,熊国炳也被列入 “首犯”之一悬赏通缉。
为躲避敌人缉拿,他改名张炳南。为了纪念张大爷和妻子张庭富,他改名为张炳南。
他白天在一家醋坊帮工,晚上藏王爷庙神像后安身。后来经人介绍,与白玉生结婚。
在解放前的十二年里,熊国炳一直以做小买卖为生。他起早贪黑挑货郎担,摆纸烟摊,卖盐、卖大饼谋生。
1945年全家人搬到玉门油矿做工,因收入微薄,仍不得温饱。后又举家返回酒泉,靠卖火油、摆干果摊为业。
![]()
1949年9月酒泉解放。1951年9月,熊国炳曾向政府登记过参加红军经历,政府补助其银元五十块、麦子四石。
然而,他始终没有向组织表明自己的真实身份。
许多乡亲们问他,为什么不去找组织?熊国炳说:“川陕根据地出去那么多的人都死了,但我还活着,我没有脸去找组织。”
1958年熊国炳由泉湖乡泉湖村一队迁至泉湖村八队居住。1960年,因生活困难、旧伤复发,熊国炳不幸去世,葬于泉湖乡泉湖村的徐家磨湾。
令人唏嘘的是,直到1960年遇到大饥荒,全家饥寒交迫,实在难以忍受的时候,熊国炳硬着头皮前往县委申请救济,道出自己当年的身份,却被一位县委领导推出去,并挖苦说: “你这么大的官,怎么不到北京去?”
熊国炳去世时,周围人并不清楚他的真实身份。1962年其家属举家迁往新疆。
直到1986年3月,市、区党史部门在撰写酒泉市红西路军老战士小传的过程中,通过查阅历史档案,发现市委一九五一年永久8号卷中有一张“西南区四乡红四方面军流散人员调查登记表”,才发现其经历。
当时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访问,基本搞清了他离开红军到酒泉肃州区的生活经历。但经过多年的平田整地和自然原因,熊国炳墓地一带已损毁,只能通过邻居指引确定大致方位,无法明确墓址。
当熊国炳的身份被确认后,徐向前得知他解放后还健在,却隐瞒身份,最后病饿而死,半天说不出话来。
![]()
更令人心酸的是,熊国炳的妻子张庭富(后改名张庭福)其实也被俘,给马家军一个连长做佣人,后被一个班长黄大明营救,带回黄的家乡,做了黄的老婆。
夫妻两人都流落在酒泉附近,彼此相隔仅仅60公里,却终身互相不知!
熊国炳去世后多年,当地人为他立了一块墓碑,上面刻着“红军西路军战士熊国炳之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