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25年上海市相关部门发布的报告,长期居住在上海的日本籍居民大约有5.2万人。他们不是来去匆匆的游客,而是真正在这里工作、生活和安家的“定居者”。
![]()
在上海的日本人们
这些日本居民主要集中在长宁的古北、浦东的碧云和金桥等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些地方形成了非常完善的日式生活圈。
在这些社区里,日籍居民几乎可以完全用日语和生活习惯过日子。从遍布街角的日式便利店和超市,到密集的日料店,从有日语服务的医院和地铁站,到纯日式的学校和养老社区,一应俱全。甚至有物业人员会日语并行鞠躬礼,部分生活场景中中文反而不那么必须。
![]()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日本人定居上海呢?这背后主要是经济和商业的强大吸引力。随着丰田、索尼等大批日资企业进入中国市场,上海聚集了超过六千家日企。这些企业带来了大量的日本籍员工、技术人员及其家属。
此外,上海优质的医疗资源、相对较低的生活成本,也吸引了一些日本退休老人选择来这里养老。对于很多日企和高管来说,庞大的中国市场是其核心利益所在,因此他们计划长期深耕。
![]()
背后的隐忧
5万人的人数虽然不算太多,但他们的这种居住模式还是让人不得不担心,因为这种无需融入本地社会的生活方式,可能导致文化上的“孤岛”,或是一种单向的“文化渗透”。在社区节日活动中,参与者的高度单一性以及部分中国年轻人对日本文化的热衷,让一些人觉得历史的伤痕被忽视。
一些人担心,在目前日本右翼政府发表强硬言论的背景下,这些高度封闭的社区和企业,理论上可能被利用从事非公开的信息收集等活动。一旦两国关系出现极端情况,这些熟悉上海地理、经济和社会情况的聚居点,可能带来不确定风险。
![]()
积极的一面是,这5万多人主体是商人、工程师、教师和他们的家人,其聚集是数十年经济交流的自然结果。而且,数据显示他们与中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多数日企将中国市场视为核心,许多日籍高管也计划长期在华任职。
上海的管理部门对此也有着动态的监测和规范化的管理,目前已建立外籍人口动态监测系统,对长期居留人员的信息进行备案。同时也通过文化调解员等制度,尝试促进社区融合,化解日常生活摩擦。
![]()
在日本的中国人们
群居现象也不是中国独有,在日本也有大量的中国人聚居,像横滨的中华街是日本乃至亚洲最大的唐人街,年均游客超1800万人次,有约300-4000名华侨常住,聚集了超过500家中国餐馆和店铺 。在东京的池袋或新宿区的高田马场,耳边是熟悉的中文交谈声,视线所及是地道的沙县小吃、兰州拉面馆。
根据日本官方2025年公布的数据,持有合法长期居留资格的中国人已超过120万,占在日本外国人总数的四分之一以上,是日本最大的外国裔群体。这个数字超过了日本人口最少的七个县的总和,相当于一个日本中等规模县的人口。
![]()
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高市早苗这次言论的愚蠢,中日在经济上是高度绑定的,日本对中国的依赖要远高于中国对日本的依赖。很多人一说到日本,想到的就是日本的二次元文化,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现在日本二次元的主要金主是中国,很现实的问题就是中国有钱舍得投资,而日本没钱了,能省就省。
如果因为高市早苗的错误言论即便中日不直接爆发热战,仅仅是对日本的一些领域进行经济制裁,对于日本来说都是相当难受的。日本的敌人从来不是中国,而是日本的军国主义。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