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编者按
政治整训因战而生、为战而整,整训出可靠战斗力是使命所系、价值所在。
回望来路,每当重大历史关头、每到重要历史阶段、每逢“攻坚大战”,人民军队都以集中整训形式整肃思想、整顿队伍、整齐步伐,不仅有力保证了当时军事斗争任务的完成,而且对我军战斗力建设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当前,以深化政治整训助力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必须紧盯制约战斗力生成的瓶颈短板,下气力整顿思想、整顿用人、整顿组织、整顿作风、整顿纪律,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深入检视查纠与实战要求不符的问题,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高质量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为战砺剑除积弊
历史长河奔涌。从烽火硝烟里走来的人民军队,一路披荆斩棘、奋勇前行,用一次次伟大的行军,验证着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一支军队的存续与发展,系于其核心能力的强弱;一支军队的价值与荣光,源于其履行使命的质效。
时代浪潮激荡。进入新时代,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建设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成为时代赋予的紧迫课题。
“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一切工作都必须坚持战斗力标准,向能打仗、打胜仗聚焦。”统帅的号令如黄钟大吕,激荡三军,深刻指明了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建设的根本指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反复强调要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向全军发出“胜战之问”“价值之问”“本领拷问”,有力推动各级把工作重心归正到备战打仗上来。
青山巍巍,见证人民军队的辉煌过往;征途漫漫,呼唤新时代的铿锵步伐。当前,征途如虹的百年行军走到了最紧要、最吃劲的时刻。站在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当口,唯有深入推进政治整训,坚持为战而整、以整促战,牢固树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全部精力向打仗聚焦,全部工作向打仗用劲,方能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拭除思想锈蚀
思想的锈蚀往往比枪炮的锈蚀更为可怕。
拨开历史的雾霭,多少曾经所向披靡的铁血之师,因思想滑坡而战斗力尽失,在太平歌声中酥软了筋骨,在安逸岁月里钝化了锋芒,终至一败涂地,留下无尽慨叹。
北宋汴京的繁华灯火里,曾终结乱世的禁军将士,沉醉于太平盛世的表象,在金明池畔不休的歌舞声中将拉满弓弦的力气消散殆尽,终致“靖康之耻”,空余“直把杭州作汴州”的叹息。崛起于白山黑水间的“八旗铁骑”,入关时威若雷霆、动如风发,入关后却斗志涣散、武艺荒疏,沉溺于斗蟋蟀、玩鹦鹉甚至“吞云吐雾”,连最基本的翻身上马都显得笨拙不堪……
历史这面冷酷的明镜,反复映照着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一支军队的衰败往往是从思想上滋生和平积弊开始的。
军不思战,国之大难。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从来不是胜利的终点,而是新一轮危机的起点。当一支军队,丢弃了尚武的精神,醉心于和平的温柔,就如同被白蚁蛀空的梁柱,外表看似堂皇,实则轻触即倾。
和平幸福的柔波细浪,掩不住峥嵘的暗礁、汹涌的潜流。战争充满着偶然性和不确定性,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越不能打越可能挨打。
党的十八大后,习主席第一次到部队视察,就明确指出一些官兵不同程度地滋生了当和平官、和平兵的思想。在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警醒全军长期和平环境是个严峻考验,如果贪图享乐,就会染上“和平病”。在多个重要场合,习主席指出我军练兵备战工作紧不起来、实不起来,思想根子是不少官兵得了“和平病”,以不打仗的心态做打仗的准备。这些重要指示,指明军中百弊之源,直击练兵备战的大敌大害。
这些年,全军以“战斗力标准大讨论”为发端,从思想根子入手对和平积弊大起底大扫除,部队谋战务战备战的心思精力更加集中,“朝受命夕饮冰,昼无为夜难寐”正在成为我们这支军队的常态。
但也要清醒看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化三尺之冰,也非一日之功。从思想根子上破除和平积弊是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唯有以刮骨疗毒的决心、只争朝夕的劲头,固牢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战斗队思想,时刻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战备状态,人民军队才能真正成为党和国家的钢铁长城,保卫红色江山、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柱石。
善用胜战英才
“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80多年前,毛泽东同志为鼓舞全国军民抗战士气在《论持久战》中写下的这句话,如今读来仍振聋发聩。
正所谓,冰冷的钢铁需要滚烫的灵魂来驾驭。一支军队的真正战斗力,深深植根于每一个最基础的战斗单位,最终系于“人”这一最活跃的要素。无论战争形态如何演变,支撑起人民军队脊梁的永远都是那些在硝烟中挺立的身影,是无数革命军人血肉之躯里迸发的忠诚、智慧与勇气。
欲治兵强军者,必先选贤任能。能不能选准人、用好人,直接关系是否能打仗、打胜仗。“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赫赫声威,其下蕴藏的实则是“猛将必发于卒伍”的朴素真理与“举贤不避亲仇”的清明风气。一支军队的选人用人,必须像铸剑师遴选钢材——炉火熊熊、锤声铿锵,如此方能在生死相搏的刹那,斩断敌刃,寒光慑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就干部选拔任用作出一系列重要决策、提出一系列明确要求,科学回答了选什么样的人、从哪里选人、怎么用人等一系列带根本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在中央军委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锻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专业化新型军事人才”;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锻造忠诚干净担当、堪当强军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并强调要确保人民军队“始终人才辈出”。
这些年,选忠诚之将、打仗之才成为我军人才工作的鲜明特点。纵观大江南北座座练兵场战味浓郁,铁甲奔涌,战舰驰骋,战鹰呼啸,长剑引弓,全军精武强能热潮持续涌动。这幅壮阔图景的背后,离不开识准人、选对人、用好人这一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
“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在选人用人上正本清源,正是为了制胜未来战场。今天,世界军事领域竞争越来越聚焦于人才竞争,谁拥有更多高素质军事人才,谁就能执未来战争之牛耳。唯有把牢政治关,按照能打仗、打胜仗要求,真正立起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鲜明导向,让每一颗真金都能闪耀其光,方能在党的旗帜下汇聚思战、谋战、善战的英才,使其才智如活水奔流,汇入滔滔滚滚的强军兴军洪流中,将人民军队这把保卫和平、慑止战争的重剑淬炼得更加锋利。
锻造坚实筋骨
江西永新,三湾村枫树坪,一座雄伟的三湾改编纪念碑巍然矗立。碑顶上,一面镰刀锤头的红旗迎风飘展,一只遒劲有力的大手紧握钢枪,枪口直指苍穹。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同志领导秋收起义失利后,率部抵达三湾村。一路行军,因组织不健全,党不能切实掌握部队,加之作战失利,部队减员严重,只剩下不足千人。为了巩固这支新生的革命队伍,毛泽东同志点燃了那团关乎党和人民军队前途的火焰,进行三湾改编。
改编的关键是加强党对部队的领导,在部队各级建立党组织。三湾改编后,人民军队中那一个个坚强而活跃的党组织,就像是骨骼与经脉,深深植根于战斗队伍之中,成为把无数个坚强意志凝聚成钢铁长城的力量之源。正如毛泽东同志后来在给中央的报告中所指出的,“红军之所以艰难奋战而不溃散,‘支部建在连上’是一个重要原因”。
1937年9月29日,恰逢三湾改编十周年。这天的《新中华报》,一版头条格外醒目:《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开始第一个大胜利》。一个巨大的问号,悬挂在每一个读者的心中:装备落后、补给匮乏的八路军为何能出师首战即告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答案,就藏在贯穿我军抗战历史的组织建设工作里——设立军政委员会统揽全局,恢复政委编制筑牢组织根基……当山河破碎之际、民族危亡关头,正是一个又一个坚强的党组织在硝烟中凝聚人心,在炮火中汇聚力量,引领人民军队开赴凶险的抗日前线,在浴血奋战中成为中国抗战的中坚力量,为赢得抗战胜利建立了不朽功勋。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坚持抓好党组织建设这个基础和关键,体系聚优、贯通发力强组织、强功能、强队伍,把人民军队凝结成一个牢不可破的信仰共同体和无坚不摧的战斗集体。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会议上,习主席强调“提高党组织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要求“锻造政治坚定、能力过硬的坚强党组织”。
这些年,全军瞄准练兵备战建强组织,把党组织对训练作战的领导落到实处,我军党组织建设水平不断跃升,汇聚起强大的胜战之力。但同时要看到,一些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不强、自建能力不强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存在,归结起来就是战斗堡垒作用仍有待加强。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当我们眺望未来战场,党组织凝聚人、塑造人、激励人的重要性愈发凸显,是我们在变局中开新局、在强敌面前敢亮剑的最大底气。唯有始终聚焦备战打仗主责主业,把我军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抓得更紧更实,不断增强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持续提高各级党委领导备战打仗能力,方能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制胜优势,确保人民军队始终是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英雄部队。
涤荡作风浮尘
战场是最讲实事求是的地方,来不得半点虚假。
2018年隆冬,华北大地寒意正浓,中部战区陆军某团靶场生机勃发、热情涌动。习主席一身戎装,冒着严寒向全军发布训令。7000余名官兵全副武装、威武列队,近300台装备整齐列阵、气势磅礴。同时,从林海雪原到天涯海角,从西北大漠到东南沿海,从中原腹地到万里边关,三军将士威严伫立、集结待命。
这是中央军委首次统一组织全军开训动员,是人民军队加强新时代练兵备战的一次崭新亮相,有力推动全军全面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引领开创练兵备战新局面。
平时就是战时,训练就是打仗,打仗硬碰硬,训练必须实打实。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紧跟部队编成变化、武器装备发展,让训练内容标准符合作战能力要求,让方法手段契合作战力量运用,让环境条件贴合作战典型场景,是真正练强打赢本领的必然要求。当年,郭兴福教学法之所以能风靡全军,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它拆掉了训练中的“花架子”,让练兵场无限贴近于真实战场。
俗话说,庭院里跑不出千里马。平时花拳绣腿,战时必然折臂断腿;平时弄虚作假,战时必然丢盔弃甲。倘若背离了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让本应裹挟着弥漫硝烟的训练场掺杂“表演”的虚浮,让考核前偷偷减重的装备、演习中按部就班的“剧本”、汇报里天花乱坠的辞藻等“小聪明”大行其道,将严重腐蚀人民军队的战斗力。
殷殷期许向打赢。党的十八大以来,统帅的强军号令,是练兵备战新的时代号角,是强军新征程上奋发前进的第一道命令。习主席率领全军将士以开创新气象、展现新作为的坚定决心,全面加强实战化训练,全面提高新时代打赢能力。
一声令下风雷动。这些年,从冰天雪地的北疆边陲到烈日炎炎的南海之滨,从波浪滔天的东海海域到层峦叠嶂的雪域高原,全军通过大抓实战化训练,把“战”的需求、“实”的要求融入“练”的全程,推动练兵备战“坐标系”不断拓展。千里机动、万里航行,坦克铿锵驶向冰峰雪岭,舰艇轰鸣奔赴远海深蓝,战机呼啸翱翔浩浩长空,新时代练兵备战的壮美画卷正徐徐铺开。
但也要清醒看到,长期的和平环境,如同微尘,有时会悄然蒙蔽求真的触角;形式主义的惯性,好似浮土,可能在不经意间覆盖务实的基石。当前,我们距离战胜强敌对手的标准、全面推进军事训练转型升级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狠抓战斗力治虚打假,杜绝程序化、简单化、重形式、走过场等训风演风考风不实的问题和倾向,挤掉练兵备战“水分”,真正把战斗力标准立起来、落下去,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进战斗力建设新发展。
拉紧纪律准绳
“纪律中有我,纪律中有你,纪律中有无穷的战斗力……”这首在军营中传唱的《严守纪律歌》,唱出的不仅是铿锵旋律,更是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深层密码——纪律严明是战斗力的重要源泉。
百年大党,在伟大自我革命中永葆生机活力;人民军队,在铁的纪律锻造中始终胜利向前。我军作为执行党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是一支以理想和信念支撑的军队,也是一支用纪律和规矩锻造的军队。从革命战争年代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到新时代的中央八项规定、军委十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人民军队在党的领导下以纪律严明这一鲜明标志凝聚起排山倒海的力量,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
在纪律的淬炼下,人民军队屡屡创造奇迹,将一个又一个不可能变为可能。
纪律,让寒冰可以燃烧。“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这是战士宋阿毛的绝笔诗。写下诗句后,包括宋阿毛在内的志愿军官兵在长津湖畔的极寒中坚守阵地,整个连队以战斗队形化作巍然屹立的“冰雕”,用一团团灵魂烈焰证明了严寒可以吞噬生命,却无法摧毁志愿军坚守阵地、服从命令的纪律意识。
纪律,让烈火可以凝固。“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这是邱少云在入党申请书中写下的誓言。不久后,邱少云在执行潜伏任务中,任凭烈火烧身,始终纹丝不动,以血肉之躯铸就了“纪律重于生命”的精神丰碑。
纪律之绳,紧一分则打赢能力增一分,松一寸则打赢能力退一尺。没有平时令行禁止的千百次锤炼,何来战时冲锋陷阵的一往无前?没有对规章制度的绝对遵从,何来千军万马如臂使指的高度协同?
“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这两者都不可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始终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进一步发扬纪律严明这一我党我军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刹住了不少过去认为不可能刹住的歪风,祛除了一些多年难以祛除的顽瘴痼疾,推动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取得历史性、开创性成就。
前不久,严肃查处何卫东、苗华等人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作出的重大决策,彰显了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决心定力,彰显了永葆人民军队性质宗旨、巩固纯洁光荣的政治考量。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现代战争对抗性严酷性复杂性不断增强,更加需要用铁的纪律凝聚铁的意志、锤炼铁的作风、锻造铁的队伍。必须紧跟实战化军事训练发挥纪律“磨刀石”作用,紧贴重大军事任务发挥纪律“助推器”作用,紧盯行业领域发挥纪律“探照灯”作用,以严明纪律扎稳固牢战斗力根基、充分发挥战斗力威力、高效释放战斗力效能,确保人民军队始终保持强大凝聚力和战斗力,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能够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
“所虑时光疾,常怀紧迫情。”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征程,已进入最后的攻坚冲刺。
“胜利不会像山坡上的蒲公英那样唾手可得”,必须用强大的内心直面灵魂深处的狂风暴雨。
新征程上,必须持续深入推进政治整训,纠治和平积弊,以刚性措施归正立牢向战为战导向,切实把战斗力标准立起来、硬起来、实起来,把人民军队锻造成能打仗、打胜仗的雄师劲旅。
时间不容懈怠,岁月岂能蹉跎?
战鼓激越高昂,步履铿锵坚定!
胜利,永远青睐全时待战、随时能战的将士!
撰文:曾 立、卜 江、于伟康
![]()
本文刊于11月17日《解放军报》05版
主办单位:陆军第八十二集团军政治工作部
信息来源:解放军报
总 编:李静阳
编 审:齐 迹、田洪明、姜 帅
值班编辑:马 清、罗天阳
联系邮箱:jjtq82@qq.com
你的赞和在看,我都喜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