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经济参考报)
转自:经济参考报
累计装机量即将突破1600万套,市场份额持续保持领先,在互联网、通信、金融等多个核心领域规模化应用……开源六年,欧拉已经成长为中国行业数智化的领军者,成为国产基础软件崛起的生动注脚。
面向智能时代指数级增长的海量算力需求,开源欧拉(openEuler)日前发布全球首个面向超节点的操作系统,不仅引领智能时代操作系统技术变革方向,为我国数字基础设施构筑坚实底座,也为全球基础软件提供新选择,为世界开源贡献中国力量。
基建迭代 超节点定义算力新形态
“未来,超节点已经成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部署的主流形态。”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在近日举行的操作系统大会2025上的这一判断,得到了产业界的普遍认同。
这场由开放原子开源欧拉社区协同数十家产业伙伴举办的行业盛会,以“智跃无界,开源致远”为主题,清晰勾勒出基础软件开源生态在智能时代的发展蓝图,也凝聚起算力基础设施创新发展的全球共识。
“当前,人工智能(AI)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各行各业,大模型参数规模从千亿到万亿,推理时延从50毫秒走向15毫秒,传统服务器集群无法有效满足算力不断增长的诉求。”华为公司董事、ICT BG CEO杨超斌认为,超节点已经成为算力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常态。为此,华为开放了灵衢互联协议2.0,支持产业界伙伴打造基于灵衢的超节点。
在业界看来,超节点这一“物理上多机组成、逻辑上单机运行”的新型架构,凭借总线级互联、平等协同、全量池化、协议归一、大规模组网、高可用性等六大特征,成为破解算力瓶颈的关键方案。而作为连接底层算力和上层应用的基础软件,操作系统亟待与算力新架构新形态适配。
“面向超节点架构,操作系统需要使能超节点硬件,向上层应用提供大带宽、低时延、内存统一编址和池化等核心能力,如在大模型训练和推理、搜推广等场景中,让计算不再等待通信,从而释放超节点集群的算力潜能。”杨超斌表示。
操作系统大会2025现场,开放原子开源欧拉委员会主席熊伟发布openEuler全球首个面向超节点的操作系统openEuler 24.03 LTS SP3,并宣布该版本将于2025年12月30日在社区上线。
熊伟认为,面向超节点的操作系统应该具备三个关键特征:全局资源抽象,内存统一编址,设备池化管理;异构资源融合,大带宽低时延通信,实现平等互联;全局资源视图,兼容性接口,原生接口等,以此充分释放超节点算力潜能,加速基于超节点的应用创新。
“智能时代的操作系统将衔接智能时代的硬件和应用,成为释放算力潜能的核心基石,助力千行万业智能化。”倪光南院士表示。
从产业生态来看,超节点的主流地位已形成共识。会上,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华为与中国电信天翼云公布联合发展倡议,联手促进技术共建、生态共筑和业务共赢,共同构建操作系统在AI和超节点等前沿技术领域的竞争力,推进天翼云和开源欧拉生态繁荣发展。
硬核赋能 华为持续筑牢技术底座
开源欧拉超节点操作系统的率先发布,离不开华为作为核心贡献者的技术赋能。据介绍,开源欧拉起源于华为自研的服务器操作系统EulerOS,2019年开源。2021年9月,华为宣布升级开源欧拉,从服务器操作系统升级为数字基础设施的操作系统,支持IT、CT、OT等数字基础设施全场景。2021年11月,华为携社区全体伙伴,将开源欧拉捐赠给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自此欧拉实现了由企业主导向产业共享共建的转变。
“在产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开源欧拉已经成为全球最活跃的开源操作系统技术社区之一,持续引领操作系统产业生态繁荣壮大。”倪光南院士介绍,欧拉社区已经拥有超过2100家成员单位,2.3万余名开发者,全球下载量突破550万,社区成员也积极贡献上游社区,成为开源操作系统全球化舞台中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
“在2023年,开源欧拉就已经拿到了中国操作系统新增市场份额的第一名,2024年市场空间再创新高。”熊伟透露。
“预计到2025年底,开源欧拉累计装机突破1600万套,新增市场份额持续第一。”杨超斌表示,目前开源欧拉已在互联网、运营商、金融、政府、能源、教育、医疗等行业核心应用场景广泛部署。同时,华为ICT基础设施各产业全面拥抱开源欧拉,以社区版本为基线,打造智能化的产品与解决方案,并将客户应用的优秀实践,沉淀到开源欧拉社区。
“华为将向开源欧拉社区贡献支持超节点的操作系统插件代码,支持内存统一编址、异构算力低时延通信和全局资源池化等关键能力,支撑社区率先发布超节点OS版本。”杨超斌明确表示。
除代码捐赠外,华为还在AI能力融合与生态培育上持续发力。杨超斌透露,华为将推动AI大模型与开源欧拉深度融合,提升运维、调优等场景的智能作业效率,并协同社区与Linux Foundation AI&Data、PyTorch等AI领域全球性开源组织深度合作,深化AI运行时、向量数据库等关键技术落地。在人才培养方面,华为计划未来五年与社区共同培养超5万名操作系统人才,为生态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
多方协同 全球伙伴共推国际化
“开源的核心是协作,生态的未来在共生。”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理事长程晓明的致辞,精准概括了开源欧拉全球化发展的核心逻辑。
今年以来,AMD、浪潮云、神州数码新增成为开源欧拉社区捐赠人。至此,Intel、Arm、AMD三大芯片企业均成为社区捐赠人,标志着开源欧拉在硬件适配层面实现全球主流架构的全面覆盖。
在全球合作网络构建上,开源欧拉社区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目前社区已与Zephyr嵌入式技术基金会、Linux Foundation AI&Data等15家全球开源组织建立深度合作,覆盖AI、云、大数据、嵌入式等多个关键领域。同时,凝思软件、中软国际、统信软件、软通动力、超聚变等企业成为开源欧拉社区首批全球化先锋伙伴,形成“芯片厂商+开源组织+应用服务商”的多元协同网络。
“开源欧拉已在全球部署42个镜像节点,为178个国家和地区提供服务。”熊伟透露,他同时宣布,“开源欧拉开启新的五年发展之路,坚定拥抱超节点,坚定拥抱AI,加速全球化进程,为世界提供新的选择。”
杨超斌也表示,华为将协同社区数十家OSV、ISV伙伴,面向海外客户提供开源欧拉整体解决方案,积极推动开源欧拉全球化进程。与此同时,携手海外本土企业和开源组织,实现开源欧拉的本土化,赋能当地企业。
“基础软件是战略性产业,必须加强自主创新;是生态型产业,必须共创共建共享;是长周期产业,必须长期持续投入。”倪光南院士强调,开源欧拉的全球化进程不仅是技术输出,更是开源精神的跨文化传播。
数据显示,开源欧拉社区通过系统化的教育合作、丰富的社区实践与认证体系,在全球54个国家和地区,吸引了超过2万名师生参与到社区的人才培养计划中,为全球操作系统技术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储备。
从超节点技术突破到全球化生态构建,开源欧拉正在开启引领全球操作系统发展的新征程。正如熊伟所言,前五年开源欧拉完成了“补课追赶”,未来五年将以超节点和AI为双引擎实现“赶超引领”。在全球伙伴的协同努力下,这款源自中国的开源操作系统,正成为世界基础软件领域的新选择。
“相信在各方携手努力下,开源欧拉将以技术创新打破边界,让数字智能赋能万物,以协作共生凝聚力量,推动开源生态行稳致远。”程晓明说。
记者:吴蔚
来源:经济参考报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