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2025年10月汽车产销数据,数据显示国产品牌汽车在国内新车市场的占有率再创新高,达到72.5%,较去年同期提升了2.4个百分点;同时国产电车出口继续增长,而增长的推动力来自国产电车--国产电车出口近乎倍增。
![]()
10月份的出口数据显示,中国汽车出口66.6万辆,同比增长22.9%;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25.6万辆,同比猛涨99.9%,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最大推动力。
全球各国汽车市场都发生了不少的变化,欧洲、俄罗斯等市场都在提高汽车进口关税,这对于中国的燃油车出口来说相当不利,其中对俄罗斯的汽车出口几乎腰斩,俄罗斯也从中国第一大汽车出口市场跌至第三名,凸显出中国汽车对俄罗斯出口遭受了不小的挫折。
此时中国的电动汽车就担起了重任,因为中国电动汽车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优势,全球电动汽车的产业链主要就在中国,中国生产了全球近八成的动力电池,而动力电池是电动汽车最核心的部件,占电动汽车的成本接近六成。
中国不仅拥有电动汽车的产业链优势,还拥有成本优势,这从特斯拉上海工厂就可以看出来,当初特斯拉上海工厂建成后,特斯拉方面指出上海工厂的生产成本比美国低六成,由此上海工厂成为特斯拉的全球最大工厂,特斯拉上海工厂生产的汽车不仅中国市场销售,还大举出口至欧洲、日本等除北美之外的市场。
![]()
相比起特斯拉,中国本土的电动汽车品牌成本优势就更为明显了,国产电动汽车一哥--也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企业,不仅能自行生产动力电池,还自研生产汽车芯片,由此电动汽车的成本进一步下降,可以将数百公里续航的电动汽车做到售价7万元人民币以下。
中国电动汽车还拥有多样化的技术,除了纯电之外,还有插混和增程,依靠技术和成本优势,中国的电动汽车开始大举走向国际市场,欧洲市场大幅提高纯电汽车的进口关税,中国汽车企业就加大对欧洲出口插混汽车,因为插混汽车的关税暂时还没提高,由此中国电动汽车对欧洲的出口取得了倍速增长。
欧洲消费者也欢迎中国的插混汽车,欧洲市场对混动技术较为认可,由此日本的节油混动汽车在欧洲市场占据优势,例如德国大约有38%的汽车为混动汽车,而混动汽车中的超过八成为日本的节油混动汽车,拥有技术优势的日本混动汽车持续提价,让欧洲消费者付出了更多金钱,如此情况下欧洲消费者当然欢迎中国的插电混动汽车进入欧洲市场,以制衡日本混动汽车。
这几年在国产电动汽车的推动下,国产汽车品牌终于超越了外资车主导国内汽车市场,还推动两家中国汽车企业进入全球汽车企业前十名,这是过去在燃油车时代发展数十年都未能取得的成就。
![]()
随着国产电动汽车在国内市场取得优势,依托于国内市场成长起来的国产电动汽车已具有足够的实力,他们也开始走向国际市场,为中国制造这张国际名片添砖加瓦,也让世界重新认识中国制造,世界各国的消费者已认识到中国制造可以提供汽车这类高技术集成度的产品,这是巨大的进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