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1月17日,墨子沙龙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罗俊来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中学,作题为“从牛顿到爱因斯坦”的专题科普报告,带来了一场穿越三百年的科学思想之旅。
![]()
报告中,罗俊院士以宏大的历史视角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系统梳理了人类认识引力的波澜壮阔的历程。他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哲思谈起,历经开普勒从第谷观测数据中提炼出的行星运动定律,直至牛顿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构建起宏伟的经典力学大厦,最终引领至爱因斯坦颠覆性的时空观念——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通过相对论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而这个猜想直到百年后,才通过LIGO引力波探测计划得到了证实。
![]()
罗俊院士不仅勾勒出理论演进的清晰脉络,更着重强调了科学探索的核心精神:对真理的不懈追求与对实验证据的无比尊重。他指出,从牛顿的苹果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每一次理论的飞跃都源于对旧有框架的深刻反思与严谨验证。这种“精益求精、勇于突破”的科学精神,正是激励一代代科研工作者前赴后继的内在动力。
在回顾历史的基础上,罗俊院士将目光投向未来,重点介绍了我国主导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天琴计划”。罗院士表示,“天琴计划”正按照既定的“0123”技术路线图稳步推进,并已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更令人振奋的是,在攻关过程中衍生出的诸多尖端技术,已成功应用于地球重力场测量、卫星导航等国民经济发展领域,展现了基础科学研究强大的溢出效应。在未来,天琴计划将继续不断攻坚,为国家航天事业与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坚实支撑。
![]()
![]()
讲座结束后,现场气氛热烈,掌声经久不息。在互动环节,意犹未尽的同学们争相举手提问,从引力波的实际应用前景到重力场测量的探测方式,既显露出青年学子的深刻思考,也饱含对未知宇宙的好奇。罗俊院士耐心地一一解答,并深情勉励大家,要对科学真理保持执着、坚定与热忱,珍惜时光,努力学习,未来为国家的繁荣与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
![]()
![]()
![]()
本次活动由墨子沙龙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中学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基金会协办。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