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滚动播报
(来源:百姓关注)
03:18
听说过花钱学知识,可你听说过花钱买罪受吗?贵阳的吴先生向《百姓关注》反映,今年二月,他的一位亲人参加了一个名为“贵人荟商学”的“领导力培训”后,整个人彻底变了样——工作消极、疏于家庭,每周至少一半时间处于“断联”状态,还不断动员亲友加入这个神秘的培训。
记者历经两个月的深入调查,揭开了这个培训的层层面纱。这个名为“突破性领导力”的课程分为三个阶段,前两个阶段学费3900元,第三阶段学费7999元。而所谓的培训内容令人大跌眼镜:隐私分享、精神施压、睡眠剥夺,甚至还有违背公序良俗和低俗色情的课程设置。更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当执法人员上门检查时,竟被“课程不能打断”为由挡在门外。
这些看似荒诞的课程设计,实则精准命中了现代人的软肋。在快节奏、高压力的社会环境下,越来越多人渴望“自我突破”和“快速成功”,而培训机构正是利用这种心理,将普通的商业课程包装成“拯救人生”的灵丹妙药。
细究其套路,可谓环环相扣:先是以“破除心理壁垒”为名,诱导学员公开婚姻危机、童年创伤等隐私;接着通过轮流辱骂、死亡游戏、连续熬夜等手段,彻底榨干学员的精力和意志;最后再“喂鸡汤”,告诉学员这一切都是“为你好”,拉人头是“积累福报”。在这套精心设计的组合拳下,再精明的人也难免沦为听话的傀儡。
从监管层面看,这类培训确实存在治理难点。它们游走在法律边缘地带——说是培训,却不传授任何实用技能;号称心理辅导,却缺乏专业资质。市场监管部门查的是营业执照,公安部门关注的是违法犯罪,人社部门管理的是职业技能培训,而这类“四不像”的培训模式,恰恰在监管的夹缝中找到了生存空间。
然而,难管不等于可以放任不管。面对这种新型社会问题,更需要监管智慧和决心。比如建立“特殊培训备案制”,对涉及心理干预、封闭式管理的课程设置准入门槛;推行“首接责任制”,避免各部门踢皮球;更重要的是要给基层执法者“撑腰”,让他们在发现明显违背公序良俗时能果断叫停。
说到底,这个乱象照见的是我们时代的双重困境:一边是无数人渴望快速成功的心灵空洞,一边是监管总跟不上骗局升级的现实无奈。但请记住:任何需要你放弃尊严、隔绝亲人的“成长”,都必然是一场危险的骗局。
你的心智主权,不容任何“教练”染指。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守住自己的判断力,就是最宝贵的“领导力”。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