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甲午战争1895年结束,北洋水师基本全军覆没,清廷一度裁撤海军衙门,把官兵都遣散了。那时候很多人觉得中国海上力量彻底完了,再也起不来了。可实际情况没那么简单,海防压力太大,列强还在门口盯着,清政府很快就不得不重新搞海军。
![]()
1896年开始,清廷通过驻外使馆从英国、德国订购新舰。先是四艘大巡洋舰:海圻、海容、海筹、海琛,每艘4300吨级,装203毫米和152毫米主炮,航速20多节,放亚洲绝对顶尖。这批舰1899年前陆续到货,成了后来十几年主力。
接着又买了飞鹰级鱼雷猎舰、舞凤级驱逐舰,还有一些小炮舰。到1909年统计,清朝新式军舰加起来40多艘,总吨位和火力在亚洲只输日本一家,比奥斯曼、荷兰这些老牌海军都强。
![]()
1909年是个关键年,清廷把原来分裂的北洋、南洋、广东、福建四支水师统一整编,成立巡洋舰队和长江舰队,萨镇冰当海军统制,程璧光、沈寿堃分管两支舰队。旗帜、军衔、号令全统一,指挥链终于理顺了。
这时候清海军已经不是甲午前那种松散状态,而是有了现代舰队的样子。载洵和萨镇冰还两次出国考察,订了更多新舰,虽然辛亥革命打断了很多计划,但家底已经很厚实。
![]()
1907年日本商人西泽吉次带人占了东沙岛,开采鸟粪,还把中国渔民赶走。1909年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带伏波、琛航、广金三艘军舰直接开过去,日本人在岛上那点人根本不敢抵抗,连夜跑了。
清廷随后外交施压,日本当时国内闹抵制日货,又怕在东北跟清朝冲突,最后承认东沙岛是中国领土,还赔了渔民损失13万日元,折合毫银三万两。甲午后十四年就让日本赔钱,这在当时算很长脸了。
![]()
同年李准又带舰队去西沙群岛,挨个岛测量、命名、立碑,刻“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巡阅至此”。这事干得干净利落,国际上也没人敢吱声,南海主权又巩固了一把。
1899年意大利想租三门湾,清廷直接派五艘军舰过去对峙,意大利舰队转一圈就走了。1908年葡萄牙军舰跑到广东沿海,清廷派海圻、海容两艘大巡洋舰过去,葡萄牙人一看吨位和火炮差距,也老实退回澳门。
![]()
1911年海圻号奉命去英国参加乔治五世加冕典礼,程璧光带舰横渡印度洋、大西洋,路上还访问了新加坡、雅加达。完了又去美国纽约,水兵上街游行,美国人看得目瞪口呆。
那年墨西哥托雷翁杀了303名华人,清廷让海圻号继续南下“访问”墨西哥。墨西哥总统一听大清4300吨巡洋舰要来,吓坏了,赶紧道歉赔偿,海圻号还没到港口,事情就解决了。
![]()
这几次行动说明,重建后的清海军已经能让二三流列强不敢造次,甚至能远洋护侨,实力在世界范围内至少能排前十开外。
武昌起义爆发时,海圻号还在大西洋上,全舰官兵直接剪辫子支持革命。萨镇冰带的长江舰队在武汉战场上本来帮清廷打革命军,后来调转炮口轰北洋军,长江一下子就光复了。
![]()
海军这一倒戈,清廷等于断了半条胳膊。1911年11月,清海军主力集体宣布起义,民国临时政府一成立,海军就整体加入,成了民国海军最硬的家底。
1912年清帝退位,清海军完整移交,一艘都没少。这在当时各国革命里算奇迹了。民国海军主力基本全是清末那批舰,海圻、海容、肇和、应瑞、永丰,一直用到抗战。
1937年江阴堵江,海圻、海容等11艘老舰集体自沉堵长江,挡住日军西进。1938年武汉保卫战,中山舰(就是原来的永丰舰)在金口被日机炸沉,舰长萨师俊重伤不肯离舰,跟25名官兵一起殉国。
萨镇冰活到1952年,93岁去世。临终前听到志愿军收复汉城,写了“五十七载犹如梦,终有扬眉吐气天”。甲午那口气,他活着看见新中国帮着出了。
清末这十几年海军重建,是晚清唯一干得像样的事。财政那么困难,还能拉出一支能打的舰队,能远航,能护侨,能让列强低头,确实不容易。
很多人觉得清朝后期一无是处,但海军这块至少证明,中国人一旦认真搞现代化,还是能搞出来的。只可惜清廷自己烂得太快,没能把这支舰队用在该用的地方。
这支海军最后都埋在长江里了,但它们干过的事,收过东沙,吓退过意大利、葡萄牙、墨西哥,帮革命推翻清朝,这些事教科书里真没写几笔,太可惜了。
要是清朝能多撑几年,或者民国不那么乱,这支舰队说不定还能干出更大成绩。历史没有如果,但起码证明,中国人搞海军从来就不差,就差一个好时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