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联盟2025年学术年会在武汉商学院召开。此次年会由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联盟主办,武汉商学院、重庆移通学院共同承办,德中教育文化交流协会协办,全国近40所院校及机构代表、中德两国教育专家学者参加。
![]()
联盟理事长、重庆移通学院校长吕翊教授,湖北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梁薇,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行政校长白潇乐教授,武汉商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罗双燕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华中师范大学覃江华教授、武汉商学院国际交往学院院长李萍主持。
双元赋能 创赢未来
联盟理事长吕翊教授致辞。他指出,当前处于产业升级关键阶段,中德高校合作既是两国高等教育的共同选择,也是应对全球挑战的战略支点。吕翊理事长提出了三点展望:一是要将联盟建设成为中德先进教育理念的“转换器”,通过联盟平台搭建,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与创新;二是要打造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孵化器”,为两国产业发展输送更多优秀人才;三是要成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注入教育动能。
![]()
湖北省教育厅对外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梁薇讲到,武汉商学院作为湖北中德教育合作的代表,多年来与德国高校合作培养了大量新兴领域人才,为地方教育对外开放注入新动力。中德在相关领域合作空间广阔,希望以此次年会为契机,深化双方教育互学互鉴,推动合作持续发展。
![]()
武汉商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罗双燕教授指出,当前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推动高等教育走向共享融合,应聚焦人工智能时代中德应用型教育发展路径等关键议题,通过深化人才培养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科研合作与创新、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四项研讨成果,进一步推动中德应用技术教育创新发展,为中德两国的制造业升级、现代服务业和国际化人才培养注入活力。
![]()
破局与重构:应用技术的未来图景
本次年会安排了高水平的学术报告。会上,围绕“国际化办学的新格局构建与能级跃升”“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等六个前沿主题展开研讨,为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未来发展擘画蓝图。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副主任罗青教授以《国际化办学的新格局构建与能级跃升》为题作主旨报告。她提出,中外合作办学应成为教育改革开放的实验区,并通过“三维筛选、四链融合、五维赋能”机制,构建可持续、能自我造血的国际化教育生态系统。
![]()
武汉大学胡吉明教授以《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创新》为题作主旨报告。他指出,AI与教育的融合已历经技术嵌入、行为重塑阶段,正迈向生态共演阶段,其核心是构建教育主体、技术体系与政策环境共生的生态,通过数据驱动、算法赋能与智能交互,实现教师向学习设计者、学生向主动探究者、管理者,甚至向智能决策者的角色重塑。
![]()
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机器狗与智能机器人在会上夺人眼球,忙着接待、迎宾。苌瑞春总监以《足式机器人技术赋能新工科人才培养》为题发表主旨报告,他重点阐述公司与高校在产教融合方面的合作方向,旨在培养兼具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新工科人才,推动智能机器人技术与高校优势专业深度融合及成果转化。
![]()
FOM德国应用科技大学 Müller 教授以《人工智能在高校国际合作中的潜力》介绍了以人工智能驱动的 NextGenEducation(下一代教育)理念,强调个性化、自适应与数字化教学将为中德高校合作带来新机遇。他指出语言能力是国际合作的关键,并介绍了FOM开设的全英文会计与财务管理硕士项目。
![]()
武汉中德国际产业园企业家协会执行会长黄黎,以“数字赋能产教融合推动中德国际产业园高质量发展”为题发表主旨报告。她从企业、用人单位和产业园区等视角,阐述了数字赋能与产教融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
年会中,还进行了新入盟高校的授牌仪式。对联盟下一步的工作进行了部署。
![]()
精心组织,年会影响深远
此次年会在思想碰撞与实践交流中圆满落下帷幕。华中师范大学覃江华教授认为本次年会汇聚了学界和产业界精英,总结了合作成效,交流了宝贵经验,分享了前沿新知,增进了成员友谊,为未来更加深入和富有成效的合作描绘了蓝图,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次年会再次证明了中德合作的活力与价值。承办方以其卓越的组织力、充满创造力的校园文化和深度融合的国际化视野,为我们呈现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会。两所优秀的院校共同展现了中方伙伴的强大实力,是德国高校不可或缺的坚定伙伴。”Axel Müller教授讲道。
与会代表参观了武汉中德国际产业园和驭马体育公园,产业园重点聚焦新能源汽车及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制造、电子信息技术、现代物流等产业,成为中德合作的典范。泰山科技学院副校长智英斌感慨道:“年会搭建交流平台,让我们看到商学院将马术运动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不仅致力于培养专业的骑手,更进一步拓展至旅游、赛事等相关产业链的开发。这种发展模式与中德联盟所倡导的“跨界融合”理念不谋而合,突显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
![]()
智领未来,共筑中德教育合作新生态
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是由中德两国应用型高校及相关教育、科研机构自愿组成的非营利性、开放式、学术型协作组织。作为汇聚中德两国众多优秀应用技术大学的高端教育合作平台,致力于整合各成员单位的优势与特色,围绕发展或转型需求,积极开展研究交流、改革试验与互补合作,共同应对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新挑战,推动成员单位共同进步,服务两国经济社会发展。
![]()
自成立以来,联盟持续深化成员合作,助力成员单位发展与转型,推动产教融合与协同创新机制建设,尤其在引进德国高等教育认证体系方面取得显著成效。联盟积极推动学校与企业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开发课程体系等合作模式。
![]()
未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联盟将在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持续携手各方,将此次年会的研讨成果转化为具体行动,推动中德高校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协同等领域实现更深层次的合作,为两国产业升级与人才建设注入动能。(编辑:罗笛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