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场内部分享会上,华与华董事长华杉以《华与华经营哲学》为题,系统阐述了公司持续发展的底层逻辑。演讲中,华杉在讲完三大经营战略后,重点提炼出华与华的“四大核心竞争力”——哲学素质、理论领先、态度端正,以及咨询业稀缺的办企业能力。这四大能力,构成了华与华区别于同行的根本优势。
哲学素质:目的与语言的双重根基
华杉指出,华与华的核心始于两大哲学素养:目的哲学与语言哲学。所谓“目的哲学”,即一切行动始终服务于最终目的。华与华衡量工作的唯一标准是“有效”,而“有效”即达成目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目的即至善”,华与华将此奉为圭臬——企业要赚钱,也要为社会解决问题、降低交易成本;员工要成长,也必须为客户和公司创造价值。华杉强调:“人是目的,不是资源。”因此,他坚决反对将人事称为“HR”,认为“人矿”的逻辑违背了基本伦理。
![]()
另一大哲学是“语言哲学”,源自康德的思想:概念必须清晰,逻辑必须严密,表达必须负责。华与华坚持“每一个字都要言之有物”,杜绝空话、套话与“扯淡”。华杉直言:“社会上90%的信息都是无效的,而我们要求每一句话都能落地为行动。”
理论领先:构建世界一流的理论体系
华杉认为,所有问题本质上都是哲学问题,也都能通过正确理论解决。华与华长期深耕理论研究,已形成一套完整、自洽、可复制的理论模型。他自信表示:“在品牌咨询领域,我们的理论体系绝对世界领先。”公司即将出版《解读华与华理论模型》一书,系统呈现其方法论体系,所有员工都必须深入掌握并实践。
![]()
态度端正:说真话,办真事
“态度端正”是华与华最核心的竞争力。华杉强调,公司文化的核心是“思无邪”——不骗人、不贪心、不夸大。员工杨鹏宏在总结中说:“宁可客户不要我,也不能让华杉不要我。”这种“畏我者不畏敌”的信念,正是端正态度的体现。公司设有“定心墙”,提醒每个人“不动心”——不因客户压力或权力干扰而妥协,只坚持对的事。
![]()
办企业的能力:在土地上深耕,而非四处打猎
不同于多数咨询公司“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华与华始终在“自己的土地上耕耘”。华杉指出,华与华不仅懂咨询,更懂如何办企业。公司多年保持稳定增长,从未出现分裂或内耗,正是因为其具备真正的企业治理能力。他们不是短期逐利者,而是致力于建设一个“理想王国”。
在外部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许多企业追逐风口、热衷包装,而华与华选择回归商业本质,走出了一条反潮流却极具生命力的发展路径。其“四大核心竞争力”不仅适用于咨询行业,也为所有追求长期价值的企业提供了可贵的思考样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