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两天有家长来咨询孩子读国际预科的事,国外的大学预科通常指的是IB等项目,全球通用,主要是为海外升大学做准备的。
但是这几年国内高校,尤其是一些名校也在搞所谓的“国际预科”,属于中外合作办学的路径之一,挂靠在名校但又不发它们的毕业证,主要是给那些高考没考上,但家里又不想马上送出国的孩子准备的。
家长问我让孩子读这样的课程究竟好不好,恰巧我有个学姐就在大学里教国际预科。
那是一所211高校,这几年为了国(duo)际(gao)化(qian)也开设不少合作项目,她眼中的这帮孩子,用八个字形容就是“基础很差,懒且自大”。
注意她没有用“笨”字,用的是“懒”,说明这些孩子天资上并不差,只是纯纯被养废了。
![]()
一个孩子如果成绩不行可以慢慢教,但如果懒且自大就很可怕,老师教的内容简单了,他们不屑于学,难的内容又没耐心学。
总是希望一口气吃成胖子,希望能来个厉害老师,直接降龙十八掌把知识打进体内,从此所有考试都不在话下,风风光光去国外读名校。
这些都没啥,人嘛都是好吃懒做的,但最让她受不了的是这些孩子身上的坏习惯:
不守时,上课和考试永远会有迟到的;不懂礼貌沟通,见到老师招呼都不打,微信上找老师也不带任何称呼,冷漠且居高临下。
实话说没礼貌的孩子我也遇到过不少,现在已经见怪不怪了,明明是来找我帮忙的,开口就是“内谁”和“嗨”,然后就提要求了。
一次两次还忍,次数多了我就直接截图给他们爸妈,然后告诉他们,你孩子没教好,麻烦过来看一下。
![]()
有句老话叫“伸手不打笑脸人”,你学习不好可能是方法没掌握,但基本的礼貌都没有,那就纯属家风不好、家教很差,说的话可能严重了点,但不好意思我就是这样想的。
一个连礼貌都没有的孩子,你指望他长大后能有很大的发展、有贵人相助是不可能的,好的机会给猪都不会给他,懂么?
好了,继续讲国际预科班,学姐说给他们上课最痛苦的是没有正向反馈,就是不管她在台上怎么活跃气氛,怎么积极主动,台下都是冷冷的。
整个教室就像个垃圾场,学生们埋在里头,面无表情的刷手机,偶尔抬头看一眼手舞足蹈的老师,像在看一个亢奋的小丑。
以前她教的是医学院,那里面全都是聪明还勤奋的孩子,现在转到国际学院,这个心理落差比从一夜暴富到一夜爆仓都大,以至于整个人都要抑郁了,就觉得怎么会是这个样子呢。
![]()
她的教学领导听完了倾诉一边安慰还一边补刀说:“心态要放平啊,现在大家都在扩招,你教的这一届很有可能是接下来的职业生涯里最好的一届了,以后还可能会更差,所以要珍惜啊……”
我听完觉得挺正常的,因为国内的教育是筛选制,从小就开始筛,把好学生筛到一起,差的也筛到一起。
一个孩子懒且自大没啥,一群都这样的凑一起,那个杀伤力就大了,而学姐刚好碰上了。
只不过这一切家长们是不知道的,他们以为自己交了高价学费,买个知名学府熏陶个一两年的机会,孩子就能好好学,老师也会好好教了。
殊不知只是花巨资把孩子放进一个大染缸,让他们又被染了一遍而已。
![]()
当然也不是说国内所有预科都这样,肯定有好的,只不过目前我还没发现而已。
我对这样的家长,建议从来就两条:要么就让孩子一直在国内读,读统招的大专本科都行,虽然可能也不咋地,但至少费用便宜。
要么就直接送出国,读目标学校对口的预科or本科。
一来英文环境可能会好点,二来人家有基本的门槛和淘汰机制,你孩子在里面读多少会有点学习压力,只要他肯学了,哪怕是迫于压力学的,那也是收获不是?
直接送出来比在国内过渡个一两年总费用更便宜,时间上也更短,同时有两大好处,这两个好处不是我瞎说说的,而是观察了很久得出的结论。
01
第一个好处是环境更宽容,孩子的内驱力会有改变。
国外老师普遍比国内的更有耐心,也更能容忍不那么优秀的孩子,为什么呢?因为国外教育不是筛选制,而是培养制。
不是只有优秀的或是年轻的才配接受高等教育,老年人、残疾人、智障的都有权力接受教育,老师的责任就是把付了学费的这批人教好教会,教不会就再换个方法教。
所以你孩子在国内被认为不那么优秀,但出了国门进洋人学校发现,身边有大把比自己差的。
而老师们也不会总挑剔和批评他的缺点,而是一直鼓励“你很棒,你做的太好了,下次继续努力”等等。
这时候孩子内心那个被尘封已久的上进心被唤醒,慢慢的也会重塑自信,觉得原来我也是老师眼中优秀的孩子,我努努力也可以得到很高的分,于是乎学习劲头上来了。
这不是我瞎说说的,而是真的有阴郁孩子就这么变得阳光自信起来的。
02
第二个也是最重要的好处,是视野和经历会不一样。
不知道你们会不会有这样的体验,就是你趴桌子上闷头想一个方案,死活就是想不出来,把它放一边出去走走看看,呼吸新鲜空气再回来,思路一下子打开了。
人生也是这样的,你一辈子锁在穷乡僻壤,就会觉得大家都一样,等真的去了大城市,看到环境的反差,看到别人为了更好的生活在奋斗,看到跟自己经历相似的人取得了成就,你也会不由地去思考,去争取自我突破。
很多时候并不是你做不到,而是根本不知道,也不是你不努力,而是视野没被打开,你不知道怎么努力,以及为啥要努力。
你只有见得多、看得多、听得多,心里那股想往前走的劲儿才会慢慢长出来。
想法才会不知不觉有变化,才会相信这个世界除了主流铁饭碗工作之外,还有很多条路可以走,并且也可以生活得很好。
![]()
当然有人会说,哎呀国外也不是那么好混的啦,想找到工作想赚钱很难的,想留下来很难的。
那接着来聊聊海外找工作和赚钱这事儿。
先举个栗子,你上小学时候觉得很难的题目,等上了初中再回头去看,是不是觉得很简单;
而你上了高中再去回顾初中知识,也会觉得so easy,人还是那个人,为啥感觉会变呢,因为你的认知提升了。你比之前懂得多了,眼界也宽了,所以能意识到是自己以前局限了。
赚钱也是这样的,你只有认知提升上去了,见过很多不同的赚钱方法,才会明白以前只知道一种赚钱方法就是考公务猿,是把路给走窄了。
![]()
除此之外,每个人对“难”和“易”的理解也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觉得只要需要动脑筋、花心思还存在不确定性的就是难,他们想要不费劲的、干简单重复的活就能拿到满意的结果的,那个才叫容易的。
所以他看到名校毕业在国内外投大厂简历人家没收,就觉得找工作很难;做销售自己开口人家没马上下单,就觉得赚钱真难。
但问题是一件事情简单到你一想它就成了,可能吗?真可能的话,能轮到你家嘛。
你觉得一件事很难,本质上就是认知不太够,行动又不到位,但内心又很想拿到结果,想伸手直接要糖果。
但问题是认知不到的话,机会在眼皮底你也发现不了,行动不到位的话,再多的路也只停留在空想,或是做一半放弃了,然后便宜了那些“做着做着明白了、顿悟了、刚好风口也等到了”的人。
反过来你商业上的认知够了,能力上去了,行动力也够强,又懂人性懂礼貌,根本不存在没有机会的问题。
因为哪儿哪儿都能看到商机,机会不是坐那儿空等哀叹出来的,它藏在你认真做事的过程中啊。
![]()
我是伢大富,一个喜欢讲八卦但更喜欢讲大实话的留学机构小老板。
提升认知可以从课堂上学,从身边厉害的人身上学,也可以自己摸索着学,我就是后者,自己一路见识一路总结,然后汇总成搞钱经2025的升级版——《搞钱上瘾,发财至上》。
作为今年的付费文爆款,真心建议人手一份,里面讲的大实话比较凌厉,但绝对让你耳目一新,99元红包,《认知篇》和《实操篇》2份都拿走。
新粉可以扫下方我的码子,备注:搞钱,然后99元红包即可见,老粉直接私撩。
找到伢伢哦
文末依旧是好物时间:
*图片及资料源于网络,本文为伢伢复盘原创,
转载请联系伢伢复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