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界面新闻
文 | 雷昊
11月17日,在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陈望远介绍了该省“十四五”时期在能源科技创新方面的举措和成效。
山西作为能源大省,一直把能源科技创新作为战略重点来抓。陈望远介绍,“十四五”时期,山西省在顶层设计、平台建设、技术攻关等方面持续发力,省级研发投入约50亿元,建成80余家省级以上能源科技创新平台,开展有组织的重大科技攻关,产出了一批高价值科技创新成果,有力支撑了山西省能源转型。概括起来就是“向智”“向新”“向绿”发展。
向智而行,科技支撑增产保供。山西省聚焦煤炭安全高效开采,自主研发的“煤海蛟龙”掘进装备、大型露天矿智能电铲等“大国重器”实现行业领跑,充填开采、保水开采等绿色开采技术推广示范,产业链供应链关键技术和装备实力得到提升。煤炭方向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启动建设,华为矿山军团全球总部落地山西,山西省煤矿先进产能占比已经达到83%。攻克了深部煤层气、薄煤层煤层气、煤与煤层气共采等关键技术,助力山西省煤层气产量达到全国总产量的80%以上。煤电机组“三改联动”取得显著进展,循环流化床机组快速调峰创下全球最快升负荷速率纪录,全国首个省级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科技为能源安全“压舱石”稳定供应提供了坚实支撑。
向新而行,科技推动产业升级。山西省在能源领域率先实现战略科技力量体系化布局,怀柔国家实验室山西研究院、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太原理工大学、太重集团等战略科技力量,强强联合,协同攻关,集中优势资源突破重大科技难题。煤制油气、低碳烯烃合成等煤炭清洁高效转化技术国际领先,潞安化工煤制油产量突破100万吨,系列煤基合成产品填补国内空白;“晋华炉”解决了“三高”煤气化难题,同类产品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50%以上。碳纤维、石墨烯等技术日趋成熟,“低碳高端”成为煤炭科技创新的代名词。
向绿而行,科技引领绿色转型。山西省大力发展新能源技术及应用示范,为综合能源服务新业态新模式开辟技术路径。首个规模化新能源系统在南极秦岭站投运使用,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力发电机完成并网测试,“新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技术迈上新台阶,钠离子电池、全钒液流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实现产业化。碱性水电解槽、氢燃料电池发动机、氢冶金等氢能技术加速迭代,吕梁市加入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此外,山西省在绿电园区、智能电网、深层地热、生物质能等领域的技术,也取得积极进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