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核心技术、协同效率、应用拓展——问路芳纶产业,银川论坛寻求答案

0
分享至

11月12~13日, 2025年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芳纶分会年会暨芳纶产业链协同发展论坛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夏泰和芳纶纤维有限责任公司主办,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芳纶分会承办。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陈新伟、副会长吕佳滨;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原巡视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咨询委委员贺燕丽;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西全,党委委员、副总裁姜茂忠;宁东基地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马成;东华大学教授胡祖明;以及来自国内外芳纶生产及应用企业、高等院校、工程公司、媒体等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科技部主任张子昕主持。


▲张子昕

凝聚行业共识,同促芳纶行业发展


▲吕佳滨

随着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高性能纤维产业整体迈入了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芳纶作为全球三大高性能纤维之一,近年来发展势头稳健。特别是国家在政策方面要“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这为包括芳纶在内的高性能纤维材料行业发展带来了新机遇。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吕佳滨在致辞时表示,尽管芳纶行业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面临不少挑战:一是核心技术与高端产品仍存短板,二是产业链协同效率有待提升,三是市场应用拓展面临瓶颈。他表示,行业企业要以国家相关政策为为指引,凝聚行业共识,坚持创新驱动,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提升自主可控能力;深化产业链协同,构建融合发展生态;拓展高端应用领域,培育新质生产力,为芳纶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做出新贡献。


▲宋西全

芳纶作为国家战略新兴材料之一,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跃升机遇,但目前也面临着核心技术攻关、高端应用拓展、同质化竞争不断加剧等一系列严峻挑战。面对目前新形势,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西全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行业企业要下好创新先手棋,打造核心驱动创新引擎,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上协同攻关,突破更多“卡脖子”环节,制定更高水平的行业标准;二是加强企业间的协同,在市场、资本、信息上实现更高效的资源配置,进行差异化发展、错位竞争;三是研发绿色工艺,推广节能技术,开发循环再生方案,让芳纶不仅是高性能纤维的代表,更是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近几年,宁东基地其纤维新材料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以芳纶、氨纶、特种纤维等为核心的产业集群,成为全国重要的煤基纤维新材料生产基地。宁东基地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马成介绍,目前宁东基地的对位芳纶年产能为1.65万吨,宁东基地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芳纶生产基地。他表示,本次会议为宁东基地搭建了产业链协同发展的平台和纽带,将助力宁东基地加强与多方深化合作并联合共建现代煤化工基地,有助于强化宁东基地进行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协同技术创新,引领芳纶产业升级

国产对位芳纶的技术发展与实践探索


▲胡祖明

作为国家关键战略材料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位芳纶及其复合材料是支撑国家重大战略实施与高端装备发展的核心物质基础,也是推动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的关键力量。东华大学教授胡祖明系统阐述了对位芳纶的应用领域与发展历程,深入剖析了我国在对位芳纶研发与产业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发展趋势、技术开发进展以及应用现状。他介绍,现在对位芳纶相关单位正在研发包括聚合技术、高速干喷湿纺技术、低强损高模化热处理技术、一步法短流程纺丝技术、原位复合沉析纤维制备技术等,将有助于芳纶行业规模化、稳定化、高端化、系列化、低成本化发展。

芳纶的制备应用现状与未来展望


▲雒瑞银

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拥有国家芳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多个国家级创新平台、省级创新平台,建立多家联合实验室,硕博士人才300余人,拥有雄厚的创新研发实力。宁夏泰和芳纶纤维有限责任公司技术开发部部长雒瑞银详细介绍了公司应用于纺织、医疗、信息、航空、国防、交通、环保、应急等领域的芳纶产品特性及性能指标。他表示,未来芳纶行业要走上下游协同、产业一体化、规模化、国产自主可控、低成本、差异化、绿色化发展模式。

间位芳纶干喷湿纺技术现状


▲杨佑

间位芳纶有着良好的物理化学特性,在耐高温、高端电气绝缘、轻量化蜂窝结构材料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材料设计师杨佑介绍了低温溶液聚合、界面聚合、乳液聚合等间位芳纶的聚合方法及干喷湿纺技术。他表示,株洲时代新材团队经过多年技术攻关,自主创新开发间位芳纶干喷湿纺工程化技术,突破高速纺丝关键技术,开发了高强高模间位芳纶,并通过高速剪切与膜化疏展,形成大且薄的膜状结构沉析纤维,为国内间位芳纶行业发展提供新思路和新途径。

高性能芳纶纸基材料界面增强新策略


▲宋顺喜

芳纶纸是由芳纶制成的复合型材料,但其界面结合弱,限制了其在高频、高压电路等环境的应用。陕西科技大学教授宋顺喜介绍,学校“高性能纸基功能材料团队”研发出浸渍法制备变性芳纶纸,发展了质子供体法等多种芳纶的超快溶解体系,将芳纶溶解时间缩短到分钟级,制备出界面增强芳纶纸。团队还研究使用涂布法、层合法制备界面增强芳纶纸,“涂布法+层合法”更能使芳纶纸的界面增强效应最大化,为芳纶纸综合应用性能提供了技术支持。

芳纶纳米纤维:从纳米构筑单元到先进功能材料


▲杨斌

芳纶纳米纤维通过纳米尺度重构,既保留了宏观芳纶的本征优势,又具有独特的溶液加工性和界面增强能力,在复合材料、先进绝缘、电池隔膜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陕西科技大学副教授杨斌系统地阐述了芳纶纳米纤维高效制备、结构与特性、多维度芳纶纳米纤维基功能材料的设计与组装策略,及其在复合增强、电气绝缘、电池隔膜、柔性电子等新兴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他表示,希望能够与业界协同研发,进一步突破芳纶纳米纤维规模化应用的瓶颈,推动我国高性能纤维材料的自主化发展。

分会年会


同期,2025年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芳纶分会年会在银川举行。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陈新伟、副会长吕佳滨,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原巡视员、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咨询委委员贺燕丽,泰和新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西全,东华大学教授胡祖明,以及来自泰和新材、神马芳纶、中芳新材、中化高性能纤维、盛邦新材、赣州龙邦、仪征化纤、沣晟泰、仙鹤迈德、超美斯、昆仑工程等国内主要芳纶生产及相关企业的代表出席会议。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袁野介绍了《高性能纤维行业“十五五”发展规划研究(讨论稿)》。会上,参会代表分别介绍了各自2025年以来的生产经营、市场供需等情况,针对芳纶行业当前面临供需结构变化带来的经营压力大,以及下一步提升产品质量、拓展应用场景、差别化发展、标准体系建设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高性能纤维行业“十五五”发展规划研究研提了意见,共同探寻芳纶行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陈新伟

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会长陈新伟表示,虽然当前行业面临一定困难与问题,但要坚定信心,练好内功,用长远的眼光看待未来发展。下一步,在国家战略新型材料政策支持下,行业企业要通过技术创新、应用拓展、品质提升开拓新蓝海,构建差异化发展的产业格局。

会议期间,参会代表还参观了宁东会客厅、煤制油项目观礼台、泰和新材宁东产业园等。

(来源: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更多内容丨尽在《中国纺织》杂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纺织杂志 incentive-icons
中国纺织杂志
中国纺织行业权威媒体发布平台
7105文章数 71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