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年的阿胜,在老挝混了六年,名字前面永远被加上两个字:冤种。
![]()
第一次婚礼他24岁,按老挝规矩给岳家盖了一栋两层木楼,婚礼当天全寨子喝酒到天亮。
![]()
半年后妻子阿拉抱着女儿回娘家,再没回来。
木楼归女方,孩子归女方,他只带走一张出生证明。
有人问他亏不亏,他摇头:人家给我生过孩子,就当付抚养费。
一句话,把自己钉在“情种”柱子上。
第二段恋情更贵。2022年,他认识阿兰,两人一起买了套17万的公寓,又砸10万装修。
每月房贷加生活费六七千人民币,他跑直播、卖榴莲、半夜去口岸接货,眼睛熬得通红。
吵得最凶的一次,阿兰把房产证锁进保险柜,他坐在楼梯口啃干面包,边啃边说:没事,她怕我乱花钱。
一年后分手,房子登记在阿兰名下,装修款算赠予,法院开庭三次,律师直白告诉他:外国人讨房,胜率不到两成。
![]()
阿胜咧嘴笑:就当交学费,反正我学会了看合同。
2023年11月,万象雨季刚结束,阿胜牵着新女友出现在塔銮寺夜市。
女孩叫阿妮,做服装批发,微信头像是自家仓库,堆成山的牛仔裤。
朋友撮合的,第一次见面阿胜送了她一把中国带来的折叠伞,阿妮回赠他一条老挝手工围巾,交易风格十足。
这一回他学乖:合照不打脸,房产不联名,红包上限200万基普(约800人民币)。
华人群里有人调侃:胜总终于把恋爱预算做了Excel。
他回了个狗头表情,没接话。
夜里收摊,他把剩下的龙眼装箱,准备发回云南。
![]()
新计划叫“中老直通车”,帮中国老板收老挝香蕉、玉米、辣椒,他赚中间十个点的服务费。
为了找合伙人,他把微信签名改成“万象有仓库,昆明有车位,求靠谱货源”。
三个云南商家飞过来考察,看完他的小仓库直皱眉:规模太小。
阿胜也不急,带他们去口岸看自己的“绿色通道”——一条用烟和笑话铺出来的熟人通道,每天能过两车货,不堵车不抽检。
老板们算了算时间账,当场签了试单。
那天他发朋友圈:知识付费不如眼泪付费,眼泪流多了,就知道哪里能插队。
有人统计,六年里阿胜在老挝挣了差不多200万人民币,一半砸进感情,一半砸进教训。
问他值不值,他掰着手指算账:第一次婚姻学会当地风俗,第二次恋爱学会法律条文,第三次生意学会“先谈风险再谈利润”。
![]()
说完自己先笑:学费贵是贵,但老师够狠,记得牢。
月底法院通知第四次开庭,他正忙着给阿妮店里装监控,随口应了句:判多少我认多少。
晚上回宿舍,他把判决书叠成纸飞机,从五楼扔下去,纸飞机飘进隔壁寺庙的荷花池,沉下去,没溅起水花。
他在群里发语音:兄弟们,别笑我恋爱脑,我这是用肉身试错,帮你们把路蹚平。
五分钟后,有人回:胜哥,下次蹚河记得穿防水裤。
故事到这儿还没完。
阿胜的中老贸易公司执照已经批下来,办公室租在万象三江市场旁边,月租600美元,门口贴着红纸:开业前三天,免费喝老挝啤酒。
阿妮把服装仓库腾出一半给他堆货,两人约定:感情归感情,货款日结。
![]()
华人论坛里出现新投票:阿胜第三次创业能撑多久?
选项A半年,B一年,C一辈子。
他给自己选了D:先干到下次失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