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袁贤瑞教授团队的第2500例听神经瘤手术在长沙经开医院顺利完成,他们交出了一份令全球同行瞩目的“中国答卷”:全切除率达97%,面神经解剖保留率超99%,功能优秀率突破90%,中小型肿瘤听力保留率高达70%。这组刷新行业纪录的数据,标志着中国在该领域已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为全球听神经瘤治疗树立了兼具技术高度与人文温度的新标杆。
时间回溯至2001年,当袁贤瑞接过湘雅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重任时,国内听神经瘤治疗正面临全切除率低、神经功能保护难的双重困境。即便在国际上,大型听神经瘤的面神经功能保护和听力保留也仍是未攻克的难题。
“当时行业内普遍存在‘重切除、轻功能’的倾向,但对患者而言,面瘫或失聪带来的生活质量下降同样致命。”袁贤瑞回忆道。正是这样的行业痛点,让他下定决心将听神经瘤作为专项研究方向,这一坚持便是20余载。
现阶段的突破,源于对技术细节的极致追求。在医院的手术室里,每台听神经瘤手术都像是一场精密的“显微雕刻”。袁贤瑞团队创新采用“瘤内减压优先+蛛网膜界面锐性分离”策略,在显微镜放大的视野中,将术中组织牵拉力严格控制在安全阈值内。
“就像拆除缠绕输油管的藤蔓,既要清除肿瘤,又不能损伤丝毫神经纤维。”袁贤瑞这样形容手术的精细度。配合多模态术中监测技术,当自由肌电图出现预警信号时,手术会立即暂停,这种“如履薄冰”的谨慎,确保了面神经保护的精准化水平。
这些技术创新带来的改变,直接体现在患者的生活质量上。与传统手术相比,现阶段90%的神经功能优秀率意味着,大多数患者术后能保持面部表情自然,70%的中小型肿瘤听力保留率更让他们得以继续聆听世界。“医生不仅要治病,更要让患者有尊严地生活。”袁贤瑞的这句话,正是团队将医学人文关怀融入技术创新的生动写照。这种“肿瘤全切”与“功能保护”并重的理念,彻底改变了听神经瘤治疗的行业格局。
从20年前的诊疗困境到如今的全球标杆,袁贤瑞团队的2500余例手术,不仅书写了医者仁心的传奇,更见证了中国神经外科的跨越式发展。在这组沉甸甸的数据背后,是对生命的敬畏、对创新的执着,以及对患者需求的深刻洞察。正如世界神经外科联合会主席所评价:“中国团队在听神经瘤治疗领域的成就,为全球同行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参考,展现了中国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王林涛 周世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