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急症中,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以其高致残率、高死亡率,成为需要争分夺秒处理的疾病之一。很多人认为脑梗死是老年人的“专利”,但近年来,年轻患者的比例正悄然上升。近日,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妇幼保健院)神经内科接诊的31岁黄先生,就是一个典型患者。他平时身体健康,坚持健身,却在一次伏案工作后因颈部酸痛,习惯性地做了个转头拉伸动作,随即出现头晕、站立不稳。黄先生入院后,医生进一步查找病因,确诊其为椎动脉夹层导致的急性脑梗死。
一个转头怎么就引发了脑梗死呢?这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健康陷阱:颈部转动导致椎动脉夹层,进而引发脑梗死。
![]()
什么是椎动脉夹层
要理解椎动脉夹层,我们先来认识一下颈部的“生命线”——椎动脉。
在我们脖子的深处、颈椎的两侧,各有一条重要的动脉——椎动脉。它穿行于颈椎骨骼的小孔洞横突孔中,蜿蜒上行,进入颅内,负责为我们大脑后半部分供血。那么,一次转头怎么会伤害到它呢?
椎动脉相对固定且紧贴颈椎。当我们进行剧烈的、超出正常范围的颈部活动,尤其是快速旋转、后仰或侧屈,或者受到外来的、力度不当的按压、扳动时,椎动脉可能会被过度牵拉、挤压,剧烈的机械力可造成内膜撕裂。血液在血压的驱动下,会从撕裂的血管内膜处涌入血管壁的内膜与中层之间,形成一个“假腔”,这就是动脉夹层。更危险的是,撕裂的血管内膜粗糙不平,“假腔”内血液流动缓慢,可迅速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就会堵塞更细的脑血管,造成脑梗死。
椎动脉夹层起病突然,以下是一些典型警示信号。
1.突发、剧烈的后颈部或枕部疼痛,常被描述为“撕裂样”或“霹雳样”的剧痛。2.头晕、眩晕、恶心呕吐。3.视觉障碍。4.步态不稳、平衡障碍。除此之外,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突然摔倒、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相关症状。
如何远离椎动脉夹层
对非专业按摩和“掰脖子”说不:理发店洗头时的长时间后仰、听到“咔嚓”一声的颈椎复位,都可能暗藏杀机。如需颈部理疗,请务必寻找有资质的康复科医生或物理治疗师。
颈部活动需温和:日常活动颈部时,动作要缓慢、轻柔,避免快速、大幅度的旋转和甩头。
运动前充分热身:在进行涉及颈部的运动前,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让肌肉和关节处于待命状态。
了解自身风险:如果有结缔组织病、纤维肌发育不良等基础疾病,或家族中有动脉夹层病史的患者,血管可能天生更脆弱,需要格外小心。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控制血压、血脂、血糖,戒烟限酒。
江苏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龚洁副主任医师表示:“椎动脉夹层作为青年人脑梗死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我们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通过了解夹层的形成机制、风险因素,结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降低脑梗死的发生风险,为健康保驾护航。”
![]()
文:通讯员 陈聪 健康报特约记者 何雨田
编辑:穆薪宇 仵坤冉(实习)马杨
校对:杨真宇
审核:李诗尧 徐秉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