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郑丽文在台北和美国在台协会(AIT)处长谷立言见了一面,她会后一句“希望两岸共好双赢、免除战祸”,引来不少关注。
如今台海局势正处在一个微妙转折口,一边是岛内民调大变天,“台独”不吃香了,另一边是美台继续互动,大陆则在步步推进统一节奏。
而郑丽文这句话,牵动的不只是岛内政治,更是整个地缘局势的风向,今天的台海,不再只是两岸各说各话,而是多方角力,局势已经开始变调。
![]()
美台互动
郑丽文这场会谈,并不只是一次礼节性寒暄,作为国民党新任党主席,在当前岛内政局胶着、两岸关系紧张的背景下,她的每次公开露面都带着更多政治含义。
这次她和AIT处长见面,美方摆出的姿态是“希望维持和平”,这听上去很中性,但若结合过去几个月美国的动作来看,话是这么说,手里的棋却没停。
![]()
特朗普政府在重新上任后,重新加快了对台军售的节奏,除了传统的武器装备,甚至还批准了新一轮无人机和精确打击系统的出口。
这些动作明摆着是增强台方军事能力,但在“维持现状”的幌子下,美方其实更想维持一个“可控的台海不稳定”。
说得再直白一些,美国希望台海局势紧张到足够让它插手,又不能真打起来。
![]()
而郑丽文在这种局势下的表态,也显得格外小心,她不敢直接批评美方,但也不愿完全顺着美国的政策走。
她的“两岸共好”说法,是在对岛内喊话,也在试图拿捏一个平衡点。
国民党虽然在“立法院”里稍占优势,但面对赖清德主政下的民进党政府,很多关键政策并没有太多主导权。
![]()
因此,郑丽文能做的,是争取舆论,而不是直接改变格局。
美方的算盘很清楚,国民党可以当一张保险牌,用来制衡民进党的激进言行,但不至于真让统一成为可能。
这种操作方式,说到底就是“以台制华”的老套路,美方不是不懂岛内民意变了,而是希望在变局中继续掌握话语权。
![]()
岛内民调转向
就在郑丽文和谷立言会谈的隔天,岛内一份权威民调出炉,显示“台独”支持度出现了明显下滑。
而民调背后反映的是岛内民众真实的情绪变化,过去几年,民进党在“抗中保台”的旗号下操作政治,确实在部分年轻群体中取得过一定支持。
但随着大陆调整政策手段、经济压力加大,再加上区域安全形势紧张,越来越多台湾人开始转向务实。
![]()
特别是从去年底开始,大陆对台经济政策逐步收紧,比如ECFA部分内容暂停执行,这对岛内中小企业影响不小。
很多原本对两岸关系没感觉的普通人,也开始意识到“脱钩”并不是喊喊口号这么简单,房价涨、就业难、物价高,日子过不下去的时候,没有人会关心意识形态。
郑丽文看到的,就是这种“厌战”情绪的蔓延,她提出“两岸共好”,其实就是想切中这个心理。
![]()
她明白一味强调对抗,在选举上未必得到好处,但问题是赖清德政府并不会轻易松口。
虽然支持率有所波动,但民进党依然控制行政系统,加上掌握主流媒体资源,在岛内话语权上仍有优势。
这意味着即便民意悄悄转向,政策层面却未必能及时跟进,岛内政治也因此进入一个尴尬阶段,选民想变,政客不敢变。
![]()
国民党虽有机会重新争取中间选民,但要对抗行政资源和民进党的组织动员能力,仍是一场硬仗。
而岛内这种“民意与政策脱节”的局面,正是大陆观察台海走向的一个重点信号。
大陆拔钉子
当前台海的关键问题,不只是岛内有没有“台独”势力,而是这些干扰统一进程的“钉子”到底有几根、藏在哪。
![]()
依照目前的形势来看,大陆明确提出,要逐步清理这些障碍,而最突出的“钉子”,当然是赖清德政府。
他上任后持续推动“去中国化”政策,并不断提升防务预算,这种做法虽然在岛内被包装成“自保”,但也是赤裸裸的挑衅。
更严重的是,这些行为往往是在美方鼓励下进行的,表面上是防御,实质上是在为“渐进台独”铺路。
![]()
大陆应对的思路也很清晰,经济上减少依赖,法律上强化反“独”法规,舆论上加强对岛内民众的沟通。
这不是短期操作,而是一个长期工程,更重要的是大陆开始对“和平统一”的耐心设置了底线。
通过东部战区的常态化演训、大规模军演、海空绕岛行动,大陆不断在用实际行动传递一个信号,统一是必须完成的任务,什么时候怎么完成,主动权在自己手中。
![]()
除了岛内,外部干预也是一根根钉子,七国集团在10月的联合声明中再次对台表态,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更是公开表示,日本自卫队可能在台海冲突中“采取行动”。
这些表态不止是语言挑衅,更是实质性的战略暗示,其中日本角色的变化尤其值得警惕,它从原本相对谨慎的“边缘观察者”,越来越靠近台海事务的实际干预者。
大陆的应对也在同步推进。外交上明确驳斥G7涉台言论,强调台湾地区问题是中国内政,任何外部干预都违反国际法。
![]()
军事上则逐步形成高强度常态巡航,保持压制性威慑力,这些动作的背后,是在释放一个清晰认知,在统一这件事上,大陆不再只是表态,而是在做准备。
“拔钉子”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项系统工程,每根钉子背后,都是一个现实阻碍。
赖清德是钉,外部干预是钉,岛内的认知误区也是钉,而大陆要做的就是逐个拆掉,不急,但也决不退。
![]()
结语
台海局势走到今天,已经不是简单的对抗与缓和,而是多方力量的拉锯。
郑丽文的一句“共好双赢”,听上去温和,却透露出一种现实焦虑,但和平从来不是靠一句话争来的,它需要实际的政策调整,更需要外部势力的退场。
![]()
岛内民意正在转向,大陆也在稳步推进自己的节奏,而美日等外部力量依旧在试图搅局,但主动权正在一点点回到大陆手中,统一不是口头表态,而是脚步声越来越近的现实。
参考资料
“台独 ”10个月流失150万支持者? 东南网 2025-11-17
郑丽文见美在台协会会长:台美关系至关重要 盼美持续支持 2025年11月12日 联合早报
郑丽文喊话民进党:可以良性竞争 共好双赢避免内耗 2025-11-13 海峡导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