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升糖大户”被揪出,不是米饭!很多人不听劝,每天都在吃!

0
分享至

来源:焦作日报



一提到升血糖,大多数人脑海里立刻浮现“忌口”“戒糖”“别吃主食”这些关键词。

前段时间,哈佛大学研究团队发布了一项新研究,吓坏了不少“土豆爱好者”:每周吃三份油炸土豆,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20%!但土豆并非不能吃,而是要掌握正确的吃法。

土豆对糖尿病的影响,关键在“怎么吃”

近日,哈佛大学研究团队发布了一项新研究,吓坏了不少“土豆爱好者”。

研究追踪了20.5万余名成年人长达近40年的饮食习惯数据后发现,和几乎不吃油炸土豆(薯条)的人相比:

研究显示,土豆的摄入与2型糖尿病风险密切相关,每周吃三份油炸土豆(如薯条,1份约120克),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20%,而其他烹饪方式的土豆则与糖尿病风险无关。

研究人员表示,这是高温油炸过程把土豆“黑化”了。

土豆本身脂肪含量很低,但经过油炸后,脂肪含量大大增加。同时,维生素C等水溶性营养素也在高温油炸过程中大量流失。

另外,高温油炸时控制得不好(超180℃、时间较长),不仅可能产生2A类致癌物丙烯酰胺,还可能生成另一种“麻烦货”——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

AGEs进入人体后会不断挑衅免疫系统,让身体长期处于炎症状态。更麻烦的是,它可影响胰岛素受体,导致胰岛素信号传导不畅,从而形成胰岛素抵抗,让血糖调控变差。

此外,同样一份土豆,炸成薯条的热量是蒸煮土豆的2倍~3倍,经常吃高热量食物容易发胖,而肥胖正是糖尿病的重要诱因之一。

值得庆幸的是,研究同时也发现,采用烤、煮或制成土豆泥等烹饪方式时,土豆和糖尿病风险并没有明显关联

其实只要烹饪方法得当,土豆不仅不是“健康杀手”,反而是一位“营养多面手”。


吃对土豆,能收获3个好处

1.稳定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

土豆经过糊化冷却处理后(可以理解为煮熟后冷却一段时间再吃,比如土豆沙拉冷土豆泥),部分淀粉会转化为抗性淀粉,人体较难消化吸收,血糖便没那么容易升高。

研究显示,当受试者用这种特殊处理的土豆替代原有食谱中40%的肉类后,仅八周时间,不仅平均体重下降5.6%,胰岛素敏感性也得到明显改善

2.补钾,帮助降血压

土豆是名副其实的“补钾高手”,每100g土豆约含347mg钾元素,是白米饭的4倍之多。

钾元素就像血管的“清道夫”,它能促进肾脏排出体内多余的钠,减轻因水分滞留而造成的血管压力,最终起到辅助降压的效果。

3.补叶酸,守护血管不老化

土豆还是叶酸的优质来源。

叶酸能降低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这种物质就像血管的腐蚀剂,会损伤血管内壁,加速动脉硬化进程。

不过,叶酸属于维生素B族,对热和水非常敏感,长时间煮制土豆会让其损失率达50%~90%

想多保留土豆中的叶酸,要减少与大量水接触的时间,并尽量缩短加热时间,比如采用微波加热、隔水蒸烤制的烹饪方法。

要让土豆发挥出最大健康优势,这些要点也不能忘。


吃土豆时还要注意这3点

1.发芽、变绿的千万不能吃!

土豆在发芽或变绿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叫做龙葵素的有毒物质,这种毒素即使经过高温烹饪也很难完全分解,误食后轻则恶心呕吐,重则可能危及生命。

大家在购买时要优先选择表皮光滑、颜色均匀、没有黑斑的新鲜土豆。

买回家后要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储存,避免阳光直射导致变绿。

2.再爱也不能贪多

尽管非油炸土豆比较健康,但也要注意适量食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成人每天应摄入薯类50g~100g(相当于一个小土豆的量)。

特别提醒,土豆淀粉含量高(约占20%),如果吃了土豆,记得要相应减少米饭、面条等主食的分量。

有个简单的替换技巧,可以用100g土豆代替50g熟米饭当作主食,这样既能享受土豆的营养好处,又不用担心热量超标。

3.不是人人能放开吃

土豆中的钾含量高,对一般人来说是好东西,但对于肾脏功能不全的朋友来说,吃多了反而会帮倒忙,严重时甚至可能引发高钾血症

另外,土豆淀粉含量高,吃多了容易加重肠道负担。特别是肠胃本来就比较敏感的人(容易拉肚子或腹胀),还有年纪大了消化功能减弱的人,更要注意适量食用,别贪嘴。

总之,土豆本身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物,其健康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烹饪和食用它,从今天起,选对做法、控制分量,让土豆成为健康饮食的好帮手。

转发提醒!

来源:长江日报、杭州日报、科普中国

部分内容和图片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原创文章版权属《焦作日报》(微信号:JZRBWX)官方微信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版权所有:焦作日报社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180013


总值班:胡培军   统 筹:王 鹏 郭子轩

责 编:王建新   审 核:丰舒潍

编 辑:李 洋   校 对:薛 莹

本报全媒体常年法律顾问:律师吕晓燕 律师朱建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柯文哲结局已定,岛内曝退党潮,大陆判断没错,两岸统一大势所趋

柯文哲结局已定,岛内曝退党潮,大陆判断没错,两岸统一大势所趋

起喜电影
2025-11-19 09:17:26
中英香港谈判中方为何吃暗亏?因我方出内鬼,6年后中央布局抓捕

中英香港谈判中方为何吃暗亏?因我方出内鬼,6年后中央布局抓捕

阿胡
2024-10-11 16:54:21
当初的董文华事件

当初的董文华事件

张家九小姐
2025-09-25 15:26:51
出乎意料!继王曼昱后,陈梦也避开跟孙颖莎打比赛,放弃女单一号

出乎意料!继王曼昱后,陈梦也避开跟孙颖莎打比赛,放弃女单一号

侃球熊弟
2025-11-19 17:44:51
正式退出,张子宇发声,官宣决定,分歧曝光,宫鲁鸣遗憾

正式退出,张子宇发声,官宣决定,分歧曝光,宫鲁鸣遗憾

乐聊球
2025-11-20 09:30:22
难怪解放军连续出重拳,日方极力隐藏的武器,被中方发现了

难怪解放军连续出重拳,日方极力隐藏的武器,被中方发现了

凡知
2025-11-19 21:30:09
不回头了?富士康决定转移3000亿产能,外媒:郭台铭把饭碗端走了

不回头了?富士康决定转移3000亿产能,外媒:郭台铭把饭碗端走了

混沌录
2025-10-22 21:54:06
王晶一番话,揭开富豪李兆基离婚内幕,难怪离婚后单身了40年

王晶一番话,揭开富豪李兆基离婚内幕,难怪离婚后单身了40年

查尔菲的笔记
2025-11-19 20:14:31
离婚六年偶遇前岳母在卖菜,我塞给她两万块,隔天前妻的快递到了

离婚六年偶遇前岳母在卖菜,我塞给她两万块,隔天前妻的快递到了

涛哥讲堂
2025-11-11 16:00:58
小米庭审爆雷:“雷军不懂结构”“宣传不算数”?

小米庭审爆雷:“雷军不懂结构”“宣传不算数”?

一盅情怀
2025-11-19 15:49:29
今晚8点 世界杯附加赛抽签:欧洲16队+洲际6队 争夺最后6席

今晚8点 世界杯附加赛抽签:欧洲16队+洲际6队 争夺最后6席

叶青足球世界
2025-11-20 11:20:27
一位7年护工自白:只要老人进了养老院,九成以上就再也回不了家

一位7年护工自白:只要老人进了养老院,九成以上就再也回不了家

小怪吃美食
2025-11-14 08:01:04
挪用300万土地补偿款帮哥哥还债,还受贿210万 河南一县水利局原局长被判6年5个月

挪用300万土地补偿款帮哥哥还债,还受贿210万 河南一县水利局原局长被判6年5个月

红星新闻
2025-11-20 14:14:11
詹姆斯曾在抢七跟对手说要打满全场!对手呆若木鸡!

詹姆斯曾在抢七跟对手说要打满全场!对手呆若木鸡!

氧气是个地铁
2025-11-20 18:24:52
宇野美玲:岛国G级00后天然萌妹,性感身材太顶了!

宇野美玲:岛国G级00后天然萌妹,性感身材太顶了!

一抹暖阳
2025-09-29 20:25:50
金价,突然大逆转

金价,突然大逆转

山西晚报
2025-11-19 18:25:33
演员张艺洋已执行死刑!中国娱乐圈首例,倪大红、李雪健被牵连

演员张艺洋已执行死刑!中国娱乐圈首例,倪大红、李雪健被牵连

阿纂看事
2025-07-25 17:12:19
东风导弹泄密案:间谍郭万钧一家三口,全部被处以死刑

东风导弹泄密案:间谍郭万钧一家三口,全部被处以死刑

冰点历史
2025-07-15 09:33:13
一个奇怪的现象:50岁以后的人,能活到90岁的,基本上50岁的时候,就戒掉了这3件蠢事,尤其是最后一件事!

一个奇怪的现象:50岁以后的人,能活到90岁的,基本上50岁的时候,就戒掉了这3件蠢事,尤其是最后一件事!

东林夕亭
2025-11-19 08:41:35
宁波5月龄女婴接受心脏手术后不幸离世,医生称孩子血管脆,手术失败和自己无关

宁波5月龄女婴接受心脏手术后不幸离世,医生称孩子血管脆,手术失败和自己无关

观威海
2025-11-20 15:42:13
2025-11-20 18:44:49
焦作日报 incentive-icons
焦作日报
焦作最权威的政经信息发布平台
22441文章数 985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健康要闻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头条要闻

男子开奥迪上班被婚车车队当成头车 7台奥迪跟到工厂

头条要闻

男子开奥迪上班被婚车车队当成头车 7台奥迪跟到工厂

体育要闻

Faker,何以成为Faker

娱乐要闻

胡彦斌的每一任都是大美女

财经要闻

霸王茶姬创始人将与“光伏女神”结婚

科技要闻

英伟达单季狂揽570亿美元,手握5000亿订单

汽车要闻

换购价15.98万起 广汽丰田全新威兰达上市

态度原创

健康
亲子
本地
手机
公开课

警惕超声报告这六大"坑"

亲子要闻

三个孩子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都喜欢吃什么

本地新闻

卖力整活儿的大湾鸡,靠疯癫成了新顶流

手机要闻

消息称vivo X Fold6走普及路线,正测试骁龙8 Gen 4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