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周啸 摄影:高梦、周畅】
从电波到荧幕,从耳闻到目睹。11月16日,浙江湖州影视城,一部由武汉广播电视台打造的微短剧《代号“白云苍”》正式开机。这不仅是部新剧开机,更是传统广播一次“有声有色”的跨界突围!
![]()
![]()
声音“可视化”,广电迈出融合关键一步
当熟悉的有声剧IP“动起来”,会是什么样?武汉广播电视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革命历史题材微短剧《代号“白云苍”》改编自中央文献出版社《红色特派员——王省烈士的人生历程》以及武汉广电同名有声剧,讲述湖北籍英烈王省在1928至1931年间,以“白云苍”为代号潜入西北军官学校、参与宁都起义的惊险革命历程。
![]()
但更值得关注的是——这是武汉广播首次将有声剧成功转型为微短剧,标志着其在媒体融合路上实现新突破。
从“听”到“看”,不仅是技术升级,更是思维转变
有声剧靠声音讲故事,微短剧靠画面抓眼球。如何转?
“既要保留原剧魂,又要拍出新媒体范儿。”本剧监制、编剧之一的赵明坦言,“我们在改编中不断平衡故事的连贯性与视觉的冲击力,这是一次真正的内容创新实验。”
![]()
《代号“白云苍”》监制、编剧之一赵明
而对传统广播人来说,这次转型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在剧中饰演陈志林的武汉音乐广播主持人李敬晨表示:“传统主持人跨界微短剧,我们有观众缘和表现力优势,但也得从头学镜头语言、短视频节奏。这是逼自己‘破圈’成长。”
![]()
武汉音乐广播主持人李敬晨剧照
不止于剧,更是一场跨越时空的致敬
《代号“白云苍”》不只是一部剧,更是一次对红色基因的现代传承。
值得一提的是,王省烈士的后代詹雅丽也参与了演出,在剧中饰演苏挽春。她在开机现场动情地说:“先辈的革命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感谢剧组让这段历史被更多人看见。”
![]()
王省烈士后代、苏挽春扮演者詹雅丽
导演首触红色题材:要让年轻人也爱看
导演张喻威虽是短剧“老手”,却是第一次执导红色题材。
![]()
导演张喻威
他表示:“我们希望这部剧不是枯燥的历史复刻,而是有血有肉、能打动人的作品。尤其是在微短剧形式下,必须利用紧凑的节奏、浓烈的情感,才能让红色故事真正‘圈粉’年轻受众。”
从广播到微短剧,《代号“白云苍”》的破圈尝试,不仅是武汉广电的自我革新,更是主流内容在新赛道上的主动进击。这一次,红色故事不再只回荡于电波中,而要真正“刷屏”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