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2021年9月25日,历经三年羁绊与不公对待的孟晚舟,在始终坚守清白、未作丝毫退让的情况下,终于由国家特派专机接回祖国,以堂堂正正之姿踏上故土。
![]()
小纸条引发的大风暴
一份看似寻常的商业说明材料,为何会成为国际博弈中的关键武器?根源深埋于汇丰银行自身不堪回首的过往。早在2012年,该行便因卷入拉丁美洲毒枭洗钱案被美国司法部门查实。为逃避刑事起诉,汇丰被迫签署《延期起诉协议》(DPA),并缴纳高达19.2亿美元的巨额罚款,创下当时金融行业纪录。
![]()
这份协议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威胁着汇丰的生存底线。至2016至2017年间,协议期限临近,美方随时可能重启调查。一旦定罪成立,其美元清算资格将被剥夺——这对一家全球性银行而言无异于致命打击。
面对迫在眉睫的系统性危机,汇丰亟需向美国监管机构献上一份足以平息怒火的“投名状”,以换取继续运营的空间和喘息之机。
![]()
与此同时,美国正苦寻突破口遏制华为在5G技术领域的迅猛发展。一方急于自保脱困,另一方意图精准围猎,双方利益高度契合,一场跨越国界的合谋悄然成型。
![]()
于是,那份诞生于西餐厅会议中的PPT演示文稿,就此沦为政治操弄的牺牲品。汇丰将原本用于解释业务架构的内部文件进行选择性截取、重新编排与语境剥离,刻意制造出孟晚舟隐瞒关联企业信息的假象,并将其包装成所谓“欺诈银行”的核心证据,迅速递交给美方执法机关。一场蓄谋已久的嫁祸行动正式开启。
东窗事发
时间来到2018年末,地点锁定加拿大——一个具备引渡条约且能制造复杂法律争议的中立第三方国家。当孟晚舟在温哥华机场中转时,早已布控多时的当地警方依据这份被篡改过的材料,立即实施逮捕。
![]()
目标极其明确:华为是美国科技霸权的最大挑战者,而孟晚舟作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及创始人之女,具有极强象征意义。原计划中任正非亦将同行,进一步印证此次行动并非针对个人,而是直指华为领导层的核心稳定。
![]()
此后漫长的1028天里,电子脚镣束缚了她的自由行动,所谓“误导金融机构”“违反伊朗制裁令”的指控被反复炒作。一份本应归档封存的技术性汇报文档,竟演变为撬动全球地缘格局的政治工具,不仅对当事人造成巨大身心创伤,更对中国高科技企业的国际形象形成深远冲击。
![]()
出来混迟早要还的,市值蒸发一个 “茅台”
在2019年事件真相逐步浮出水面之前,汇丰银行市值一度达到1.9万亿港元,位列全球银行前十强。然而随着中国公众情绪激烈反弹,企业和个人客户纷纷用脚投票,局势急转直下。据2024年《银行家》杂志发布的全球银行排名,汇丰已跌出前十榜单;其在中国大陆零售业务客户流失率攀升至37%,中资企业客户占比从2018年的28%锐减至2025年的仅9%。
![]()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2024年汇丰中国区实现净利润80.21亿元的背后,隐藏着高达14亿美元的法律准备金支出——这笔资金主要用于应对因孟晚舟事件引发的系列诉讼赔偿与合规整改成本。
![]()
截至2025年10月,汇丰总市值缩水至6300亿港元,六年间累计蒸发1.27万亿港元,相当于整整一个贵州茅台公司的市场估值。英国《金融时报》尖锐指出:这家百年英资银行为其协助伪造证据所付出的代价,远超其过去150年在华经营所得利润总和。
![]()
裁员风暴席卷中国为了维持运营,汇丰自2020年起在中国启动大规模人员精简。2024年裁撤员工一万人,2025年再度削减900个职位,累计裁员近四万名,占其中国区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
![]()
位于上海浦东陆家嘴的汇丰中国总部大楼,昔日繁忙的交易大厅如今冷清空旷,走廊角落堆满打包箱,墙上贴着离职员工留下的告别字条。有前雇员在社交平台感慨:“当初配合美国构陷华为时何等得意,如今被中国市场抛弃就有多凄凉。”
搬起制裁砸自己头汇丰未曾预料,它献给美国的“忠诚证明”,最终化作刺穿自身的利刃。伴随中美关系持续紧张,美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强制要求汇丰提供在华美资企业的敏感财务数据。
![]()
这使其陷入两难境地:若拒绝配合,将面临美方重罚;若执行指令,则彻底丧失中国客户的信任。2024年,因拒绝提交某美国科技巨头在华子公司的核心账目信息,汇丰被美国司法部处以19亿美元罚款,真正陷入“进退维谷、两头受制”的窘境。
![]()
战略摇摆加速崩塌为讨好欧美监管体系,汇丰CEO艾桥智于2024年宣布推行“重返西方”战略,拟将亚洲营收占比由80%压缩至50%。此举被视为严重背离市场趋势,直接触发亚洲投资者集体抛售股票,当日股价暴跌7.3%,创下近年来最大单日跌幅。
![]()
更令人唏嘘的是,当2025年中国经济强势回暖之际,汇丰试图回调战略加大在华投入,却发现优质资源已被中资银行与国际竞争对手瓜分殆尽。业内分析师辛辣点评:“就像负心汉抛弃贤妻另觅新欢,结果竹篮打水一场空。”
中国市场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菜园子
在深圳华为总部展览厅内,至今陈列着一封特殊的“感谢信”——这是2019年汇丰亚太区CEO致华为的合作承诺函复印件,信中明确表示“将持续支持华为拓展海外市场”。而在展柜另一侧,则静静摆放着汇丰2025年的裁员公告与断崖式下跌的股价曲线图。
![]()
从2021年微博话题“抵制汇丰”阅读量突破50亿次,到2023年“汇丰滚出中国”登上热搜榜首,亿万网民通过舆论表达了强烈的民族情感。更重要的是,中国企业以实际行为作出回应:2024年,汇丰在中国的企业贷款余额同比下滑41%。
同期,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本土机构的跨境金融服务规模却实现了28%的增长。这一鲜明对比清晰揭示:谁真心尊重中国市场,谁将其当作博弈棋子,市场终将给出公正判决。
![]()
如今的汇丰正深陷多重困境:欧美市场连年亏损,亚洲版图持续萎缩,发展战略朝令夕改,高层管理频繁更迭。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净利润同比下降14%,而法律拨备金额却同比上升26%。英国《卫报》评论称:“这家拥有百年历史的金融巨擘,正在为其一次短视的政治投机行为支付近乎毁灭性的代价。”
![]()
正如广大网友所言:“出来混,迟早要还的。中国市场绝非任人进出的菜园子,更不容许任何企业随意背叛信任。” 汇丰的沉浮历程,应成为所有在华经营外资企业的深刻警醒。
信息来源:
![]()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