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最揪心的就是看到孩子生病。有的孩子仿佛有个“铁打的身体”,降温、病菌都不怕;而有的孩子却隔三差五感冒发烧,让家长操碎了心。其实,频繁生病很可能不是偶然,而是孩子的免疫系统需要被关注。
免疫系统是孩子身体里的安全防线,负责抵抗病毒、细菌等“外敌”入侵。当免疫系统强健稳定,孩子便能保持健康,但如果免疫力下降,甚至变得薄弱,身体就会通过一些征兆来提醒我们。如果您的孩子,特别是3-15岁的学龄期儿童,出现以下三种情况,就需要格外注意了。
信号一:频繁出现感染
这是免疫力下降最直接、最明显的信号。正常情况下,孩子偶尔感冒是建立免疫记忆的过程。但如果感染变得过于频繁和严重,就说明防御系统“失守”了。
![]()
具体表现:
一个学期内感冒超过3-4次,且每次病程长,不易痊愈。
感冒后很容易继发细菌感染,如支气管炎、肺炎、中耳炎等。
班上只要有同学生病,他几乎次次都会被传染。
信号二:身体疲乏无力
孩子天性活泼好动,如果某天发现孩子突然变得无精打采、总喊累,甚至在保证了充足睡眠和饮食的情况下,仍然精神萎靡。比如白天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放学不愿意参加同学活动等,这很可能不是“偷懒”,而是免疫力下降的征兆。
免疫系统日常要消耗大量能量来维持正常运作,当身体需要对抗潜在的感染时,留给日常活动和学习的精力自然就不足了,身体便会出现经常疲劳、缺乏精神和动力的情况。
![]()
具体表现:
早晨起床困难,放学回家就瘫在沙发上。
对之前喜欢的运动、活动提不起兴趣。
精神状态差,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可能下滑。
信号三:过敏反复
一个健康的免疫系统能准确分辨敌友,只攻击真正的有害病原体。但当免疫力紊乱或功能下降时,它就可能变得“神经质”,将一些无害的物质(如花粉、尘螨、某些食物)误判为敌人,从而发起过度攻击,这就表现为过敏。
如果孩子之前不过敏,近期却突然出现过敏症状,或者原有的过敏性疾病(如湿疹、过敏性鼻炎、哮喘)明显加重,这同样是免疫系统发出的失衡信号。
![]()
具体表现:
皮肤上反复出现湿疹、荨麻疹。
经常性地打喷嚏、流清涕、鼻子痒(过敏性鼻炎)。
咳嗽,尤其在夜间或晨起时,或运动后加重,可能是过敏或哮喘的征兆。
家长如何帮助孩子提升免疫力?
如果发现孩子有以上迹象,不必过度焦虑。孩子的免疫力是可以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慢慢塑造和提升的。
1、均衡营养是基石
确保孩子饮食多样化,多吃富含优质蛋白(鱼、肉、蛋、奶)、维生素(新鲜蔬菜水果)的食物。对于挑食、偏食导致营养摄入不足的孩子,可以补充一些专门为儿童设计的、有助于支持免疫力的营养食品,比如保健品、儿童配方奶粉等。
![]()
2、保证充足睡眠
睡眠是免疫系统修复和巩固记忆的关键时期。确保学龄期儿童每天有9-11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3、坚持户外运动
每天至少1小时的户外活动,能有效促进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并提升免疫细胞的活力。
4、营造轻松氛围
过大的学习压力和紧张的家庭情绪会影响孩子的内分泌,进而抑制免疫功能。多与孩子沟通,帮助他们释放压力。
总之,孩子的身体非常聪明,它会用各种方式向我们传递信息。读懂这些关于免疫力的“身体信号”,及时调整,用耐心和科学的方法去守护,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起坚固的健康防线,让他们快乐、茁壮地成长。(邱晓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