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50年景德镇一小老板被捕,宁死不肯认罪,周恩来:算账的时候到了

0
分享至

“陈老板,新烧的釉里红可有现货?”1950年3月8日清晨,景德镇青石巷的薄雾中,三个布衣汉子踏着石板路叩开了“福林瓷器行”的门板。正倚着柜台打盹的陈敬斋猛地直起腰,浑浊的眼里闪过精光:“有!有!刚出窑的上品……”



街巷里飘着妇女们庆祝节日的歌声,却压不住瓷器行里骤然响起的瓷盏碎裂声。当公安人员亮出证件时,这个满脸堆笑的商人突然抄起茶壶砸向窗户,却被早有准备的特勤队员反剪双臂按在地上。浮梁行署的审讯室里,他梗着脖子抵赖:“我本分生意人陈福林,你们抓错人了!”直到北京发来的电报拍在面前,这个藏匿二十载的叛徒才像泄了气的皮球瘫软下来。

时间倒回1927年的黄埔军校,时任教育长的邓演达正站在槐树下训话。他笔挺的西装口袋里永远揣着本《三民主义》,说话时习惯性扶正金丝眼镜:“黄埔生要做革命的脊梁骨!”操场上列队的学员里,有个江西籍青年听得格外专注,他叫陈敬斋,此刻正盘算着如何讨好这位严师谋个好前程。谁也没想到,这对师生日后会走向截然相反的人生轨迹。



邓演达的刚直在国民党内是出了名的。某次军事会议上,蒋介石刚说完“剿共方略”,他便拍案而起:“拿同胞的血染红顶子,算哪门子革命?”这般锋芒毕露的作风,既让他在党内赢得“铁骨先生”的美誉,也埋下了杀身之祸。1931年夏,当陈敬斋在《申报》上看到三十万银元悬赏时,这个已沦为赌场常客的投机分子,终于按捺不住心底的贪婪。

上海一品香旅社7号房里,陈敬斋与特务接头的情景颇具黑色幽默。他伸出三根手指比划价码,对方却嗤笑着甩出五根:“事成之后再加两成。”这个细节后来被审讯记录完整保留,叛徒讨价还价的丑态跃然纸上。更讽刺的是,当陈敬斋按约定在愚园路课堂佯装腹痛时,邓演达还关切地递过自己的怀表:“去广慈医院挂急诊,别耽搁了。”

南京老虎桥监狱的阴森走廊里,宋庆龄的高跟鞋声惊飞了檐下的麻雀。她攥着孙中山遗像闯进行营,却只得到蒋介石阴阳怪气的回应:“夫人来得不巧,邓先生去庐山休养了。”而此时的沙子岗刑场,邓演达正望着天边的启明星哼唱粤剧《抗金兵》选段,枪响前的刹那,他忽然想起在黄埔时与周恩来的约定:“他日若见光明,当共饮珠江头。”



历史往往比戏剧更吊诡。当陈敬斋揣着缩水的八千大洋逃回景德镇时,这个满手血债的叛徒竟重操祖业当起瓷器商。他烧制的青花瓷远销南洋,却在每件器物底部刻意描错款识——就像他给三个儿子分别取名“福林”、“福森”、“福鑫”,试图用封建迷信镇住心底的惶恐。直到镇反运动席卷江西,这个戴着瓜皮帽的“陈老板”还在教伙计勾画釉上彩,殊不知他模仿邓演达笔迹伪造的账本,早已成为锁定罪证的关键。

1951年3月的公审大会上,当法官宣读“死刑立即执行”时,陈敬斋突然挣脱法警扑向旁听席:“我检举!南京的叶处长……”话音未落便被堵住嘴巴拖了下去。这个细节后来引发诸多猜测,但历史档案里只留下一句冷峻的批注:“狡辩抵赖,罪无可赦。”刑场设在当年邓演达授课的讲武堂旧址,枪声响起的瞬间,恰有群鸽掠过布满弹痕的灰墙。



景德镇的老师傅们至今记得,那年的祭红釉烧得格外鲜艳。有人说是因为新政府取缔了窑工的卖身契,也有人说这是英魂归来点化的窑变。唯有镇东头荒废的“福林瓷器行”,在风吹雨打中渐渐爬满青藤,门楣上“童叟无欺”的金漆招牌,倒比陈列在革命博物馆里的审讯记录更耐人寻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荣兮史说 incentive-icons
荣兮史说
寻觅历史真相,从专业的角度详解历史。
494文章数 7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