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陪我妈去社区中医馆调理高血压,挂号时就看见墙上贴了张红纸通知,说从12月开始颈椎病、哮喘这些常见病要按疗效收费了。这让我想起前阵子刷到的新闻,说全国15个省都在搞中医报销改革,号称能省一半医药费。但跟馆里坐诊的李大夫聊了聊才发现,这事儿远没标题说得那么简单。
![]()
先说说最实在的变化。就拿江西省来说,上个月刚出的新政,121个中医优势病种从12月1日起正式按疗效付费,连肺癌、胃癌这种大病都包含在内。核心规则说白了就是:中医治好了病,医保就按西医的标准给钱。打个比方,以前中医治混合痔可能只报针灸的钱,现在只要治好,就能拿到和西医手术差不多的报销额度。中国政府网的数据显示,这些病种用中医治疗费用普遍比西医低30%左右,医院还能拿到医保结余奖励。我妈算了笔账,她治高血压要是走这个政策,每月药费能省两百多,一年下来就是小三千。
沈阳的试点更有说服力。他们从2021年就开始搞,到2023年全市47家中医机构都加入了。最直观的是医保数据:2022年到2024年,职工医保统筹支付率从83.47%涨到100.76%,居民医保从88.33%涨到101.67%。我邻居张阿姨去年在沈阳做中医正骨治锁骨骨折,按日间病房政策报销后自付才花了不到2000块,比西医手术省了4000多。她说当时医生还跟她签了疗效协议,保证一个月能正常活动,不然就减免30%的费用,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更让人关注的是,就在这个月国家医保局又新增了28个中医病种纳入按疗效付费范围,像慢性咽炎、腰椎间盘突出这些高发常见病都在列。政策推进速度挺快,但落地细节还得慢慢磨。有个细节很多人没注意,沈阳的中医正骨付费额度比西医高2.2到2.5倍。这看着是中医占便宜,其实是把老中医的"手法整复"手艺给明码标价了。以前老中医凭手艺治病,收费却上不去,现在政策总算承认了这些传统技艺的价值。可反过来想,这也要求中医诊疗必须像西医手术那样标准化,有明确的流程和考核指标。李大夫就犯愁,他治失眠习惯根据病人体质调整药方,现在要按固定标准来,总觉得差点意思。
说实话,我觉得这次改革最关键的不是省钱,而是逼着中医行业回归"疗效本质"。以前去大中医院,经常遇到开一堆检查单、中成药的情况,毕竟按项目收费,开得越多医院赚得越多。现在按疗效付费,治不好或者效果慢,医院就拿不到钱。我家附近中医馆的王老板说,他们现在接诊都要先跟患者说清楚预期效果,约定好四周没改善就减免费用,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现在成了行业常态。
不过话说回来,改革也不是没毛病。首先是疗效怎么评判?感冒咳嗽还好说,像风湿、失眠这些慢性病,效果好坏很难有统一标准。江西虽然搞了动态病种目录,但具体怎么评估疗效,细则还没公开。我妈就担心,她的高血压是慢性病,万一按疗效付费,医生为了追求短期效果给她用猛药怎么办?这种顾虑不是个别现象,李大夫说最近接诊的老年患者有一半都问过类似问题。
其次是基层中医馆的生存问题。大城市三甲中医院有能力搞标准化诊疗,统计疗效数据。可小县城的诊所呢?我老家县城就一家中医诊所,医生是退休的老中医周大夫,今年都68岁了,连电脑都不太会用,要统计疗效数据简直难上加难。前段时间听说河北搞了基层中医数字化培训,派年轻医生下乡教老大夫用系统,但效果还得再看看。中医的根本来就在民间,要是基层诊所被排除在改革之外,那就有点本末倒置了。
还有个容易被忽略的点,那些没被纳入按疗效付费的项目怎么办?虽然没有所谓"34项不报"的说法,但各地政策里,一些辅助性服务报销比例确实降了。我同事小王前段时间做艾灸调理脾胃,以前能报60%,现在只报40%,医院说这不属于"核心治疗项目"。这说明改革在扶持优质服务的同时,也在淘汰那些疗效不明确的项目,只是希望别把一些真正有用的调理项目也误伤了。毕竟很多慢性病患者更需要的是长期调理,而不是立竿见影的治疗。
总体来说,这次中医报销改革是好事,让中医从"模糊定价"走到了"价值定价"。但真心希望政策制定者能多考虑基层的实际情况,别让改革变成大城市大医院的专属福利。那些藏在小巷子里的老中医,可能没有先进设备,诊室也简陋,但手里的真本事才是中医的魂。政策推进时多给基层一些缓冲时间和技术支持,或许效果会更好。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们当地中医报销有变化吗?有没有体验过按疗效付费的中医服务?是觉得更实惠了还是反而更麻烦了?家里老人有没有因为报销政策改变看中医的习惯?欢迎在评论区聊聊,让更多人知道改革落地的真实情况,也给还没试点的地区提供点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