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蒋介石败退台湾时,飞机经过解放军防区,叶剑英为何不予拦截!

0
分享至

叶剑英在1949年解放战争的关键节点,做出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决策——蒋介石败退台湾的飞机经过解放军防区时,他直接下令“一切放行”。这个决定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基于当时复杂的历史背景和实打实的现实考量。

1949年的蒋介石,早已没了当年的风光。年初三大战役打完,国民党主力部队被解放军歼灭得差不多了,长江以北全成了解放军的地盘。4月解放军渡过长江,南京国民政府像丧家之犬一样迁到广州,没过多久,上海、武汉、广州又接连被解放,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彻底垮了。蒋介石一路从南京逃到广州,又躲到重庆,最后在1949年11月跑到成都,想靠着西南的残余势力再撑一阵,可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和第四野战军一部已经把成都围得像铁桶一样,他这是困兽犹斗。

当时解放军在成都周边布下了严密的地面防区,交通要道、军事据点全被控制,但防空能力却差得远。1949年11月1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才刚成立,手里就几架从国民党那里缴获的螺旋桨飞机,飞行员要么是起义过来的,要么是被俘后参军的,没多少实战经验,而且这些飞机全部署在北平、上海这些大城市,成都周边连一架作战飞机都没有。更要命的是,蒋介石坐的美国C-46运输机,飞行高度远超我们地面高射炮的射程,就算地面部队看到了飞机,也只能眼睁睁看着,根本打不着。



1949年12月10日下午2点,蒋介石带着蒋经国,从成都凤凰山机场上了飞机,直奔台湾。这架飞机的航线正好要经过解放军的防区,当时时任15兵团副司令兼参谋长的洪学智在广州率先发现了这架飞机的踪迹,他心里咯噔一下,赶紧把情况上报给华南军区司令员叶剑英,等着他下拦截命令。叶剑英拿着电报,皱着眉想了半天,没等中央的明确指示,就拍板说了句:“一切放行。”



叶剑英这么做,首先是知道咱们根本拦不住。当时空军刚成立不到一个月,成都附近没作战飞机,地面高射炮又够不着,就算硬着头皮下令拦截,最后也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还可能让部队白忙活。他怕引发外交麻烦。那架飞机是美国给的,驾驶员里还有美国顾问,要是真把飞机打下来,美国肯定会借题发挥,说不定直接派兵干涉,当时美国已经在琢磨“台湾地位未定论”,想把台湾从中国分出去,叶剑英可不想给他们这个借口。



再者,从大局看,留着蒋介石在台湾更有利。蒋介石虽然是咱们的对手,但他一直坚持一个中国,反对台湾独立。要是他在逃亡途中出了事,台湾肯定会乱成一锅粥——国民党内部本来就派系林立,谁都想抢权,到时候美国正好趁机扶植自己的代理人,直接掌控台湾,那后续想让台湾回归就难了。叶剑英心里清楚,只要台湾还在中国人手里,就算暂时被蒋介石控制,也比被美国抢走强,这是为国家统一留的后路。

还有,当时解放军的首要任务是解放大陆剩下的地方,巩固新成立的人民政权。1949年12月,西南还有不少国民党残兵在顽抗,西藏也没解放,大陆的土地改革、经济恢复都等着人去做,要是把精力都放在拦截蒋介石上,反而会耽误正事。在叶剑英看来,只要大陆稳住了,解放台湾是早晚的事,没必要在这时候冒风险。



后来的情况也印证了叶剑英的考量。蒋介石到台湾后,很快就稳住了局面,打压了岛内的分裂势力,一直喊着一个中国,虽然是为了自己的统治,但客观上确实遏制了美国分裂台湾的企图。而解放军在1950年上半年也在积极准备解放台湾,集结了兵力和船只,可没过多久朝鲜战争爆发,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解放台湾的计划才被迫搁置。



很多都会觉得,当时既然把成都都包围了,为啥不趁机拦下蒋介石?可放在当时的情况,叶剑英的决策太清醒了。他没被抓住蒋介石的眼前利益诱惑,而是盯着国家统一和长远大局,做出了最稳妥的选择。

历史从来不是非黑即白,叶剑英下令一切放行,不是妥协,而是基于军事现实、外交风险和战略布局的理性判断。试想一下,要是当时强行拦截,不仅拦不住,还可能让美国钻了空子,台湾的局面会更难收拾。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老呶侃史
老呶侃史
白话说历史 我不生产历史 我只是历史的搬运工!
1231文章数 16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