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7日讯冬日清晨,很多山东人喜欢用一碗热乎乎的打卤面,开启热气腾腾的一天。千里之外,海岛椰城一天的烟火气,也总随着一碗鲜美的米粉袅袅升腾。看似寻常的一碗饭里,藏着一条跨越山海的粮油产业链——面皮的筋道里有南繁育种的科技赋能,汤汁的醇香里有“齐鲁粮油”的匠心加持。
11月18日,“齐鲁粮油”中国行活动将走进海口,为这条纵贯南北的产业链延链、强链。我们从中或可一窥:中国人从吃饱到吃好的升级密码以及大国粮安的坚实底气。
好种子出好粮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一粒小小的种子,关系着粮食安全。位于海南省的南繁基地,是我国最大的国家级育种基地。作为全国唯一一家拥有自主育种能力的小麦加工企业,滨州中裕在南繁设立育种基地,深入开展科技攻关。南繁基地的创新力量,正不断为“齐鲁粮仓”提供坚实的种源支撑。
山东是粮食大省,也是种业大省,种质资源丰富,诸多性状与品质兼优的良种,筑牢了粮食稳产增产的根基。2025年,山东省优质麦种植比例突破50%大关。良田良种,“齐鲁粮仓”愈发丰盈。2024年,山东粮食总产量已达1142亿斤,连续4年稳定在1100亿斤以上,为端牢中国饭碗展现了大省担当。
严标准出优品
2018年,山东开始着力打造“齐鲁粮油”公共品牌。以高于国家标准为基准、以中高端产品为市场定位,先后制定发布高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山东饺子用小麦粉》《山东高油酸花生油》《山东花饽饽》《山东煎饼》等团体标准15项,《山东饺子用小麦粉》《山东小磨香油》《山东浓香花生油》成功入围国家团体标准“培优计划”。全省粮食行业国家标准验证工作站达到4家,成立省粮食标准专业技术委员会,8家企业29项企业标准入选国家“粮油产品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推动粮食产业发展向高端化迈进。
用标准统一质量,通过制定统一的生产、加工、储运标准,形成行业内的良性竞争。以莒南县为例,该县制定出台生产技术规程和标准20余项,率先在同行业开展多种项目自检。金胜、玉皇2家企业成为国家花生油生产标准起草单位。玉皇粮油被授予全国花生油行业唯一一家“中华老字号”称号,金胜粮油通过“泰山品质”认证。
高标准出优品,让中国饭碗成色更足。
粮结千里缘,链动山海情。在这场跨越山海的相遇中,我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一碗面的温暖、一碗粉的鲜香,更是我们从“吃饱”到“吃好”的时代变迁。展会特设品鉴区,邀请您到现场品味热气腾腾的鲁琼美味,感受蒸蒸日上的美好生活。
闪电新闻记者 马捷 刘西柱 报道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