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那可真是厉害得没话说,一条就能顶美国三条蒸汽弹射器,这可不是吹的。
11月5日,福建舰正式入役,这一消息让无数国人激动不已。仅仅两天后的11月7号,央视就进行了大规模报道。这次报道可不一般,很多之前从未见过的素材纷纷亮相,还有相关的采访也逐步公开。
在这些采访中,有专家透露,福建舰的电磁弹射器弹射一架飞机,整个流程大概需要一分半钟,每天最大起飞架次比蒸汽弹射器高出将近3倍。这意味着什么呢?说明咱们的电磁弹射器设计合理,能量转化模式先进,不像美国的蒸汽弹射器那样需要很长的复位时间。
![]()
有些观众可能会质疑,在战争中,美国蒸汽弹射器的弹射效率不是也很高吗?确实,美国现有的C13蒸汽弹射器,爆发弹射间隔大约100秒一架,能持续20分钟,也就是说大约能弹射出去12架飞机。
但之后,它的弹射效率就会大幅下降。原因在于,蒸汽弹射器单元需要专门的蒸汽罐储存高温高压蒸汽。经过频繁高速弹射后,蒸汽罐里的蒸汽压力和温度都会大幅降低。这时,航母就得猛烧锅炉,给蒸汽储存系统供给高温蒸汽,提升蒸汽压力。
在增压过程中,弹射间隔会降到300秒每架,也就是五分钟才能弹一架。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航母的航行动力也会受影响。毕竟高温高压蒸汽都供给给蒸汽弹射器了,驱动力自然会下降很多,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弹射间隔在放飞大量飞机时,问题就凸显出来了。由于弹射间隔拉长,编队里第一架起飞的飞机需要长时间盘旋,等待最后一架飞机起飞编队。这个时间可能长达40到50分钟,飞机只能在空中空烧油。这样一来,整个编队的攻击范围就会因为第一架飞机的油料限制而大大缩短。
![]()
相比之下,咱们的电磁弹射器就没有这样的顾虑。那有人可能会说,美国福特号航空母舰也有电磁弹射器啊。先不说福特号到现在都无法弹射第五代战斗机F35C,单说它的能量转化效率和飞轮式蓄能组件,就存在很大问题。
频繁弹射后,飞轮组件转速下降,储存的能量也大幅减少,需要继续补能。而补能过程是从电能到飞轮储能装置机械能,再从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绕了一大圈,转化效率大打折扣。这正是美式飞轮储能路线与我们超级电容和直供电路线的最大区别。
通过这样的对比,咱们的电磁弹射器无疑是一款划时代的装备。它不仅能提升航母战斗群飞机出动的效率,还能大大缩短编组时间。这背后,其实是中国在新能源和电能使用领域大幅领先世界的体现,也是我们工业化能力的有力证明。我们可以自豪地说,咱们的电磁弹射器遥遥领先。
![]()
在这次采访报道中,我们还得知,福建舰建造伊始,经历过蒸汽弹射器与电磁弹射器的两相比较之争。最终,庆幸的是,由最高领导人亲自拍板,选择了先进的电磁弹射路线。这说明科技掌握在我们这样有远见的文明手中,我们也庆幸选择了正确的道路。
再看看大洋彼岸的美国,特朗普现在竟然还想着从电磁弹射器改回到蒸汽弹射器,这一对比,高下立现。福建舰电磁弹射器的成功,不仅彰显了我国的科技实力,也为我国海军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相信在未来,福建舰将凭借电磁弹射器等先进装备,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障国家安全的征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